-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典章(diǎn zhāng)的意思:指权威的法律、章程或规范。
凤池(fèng chí)的意思:指人才辈出,杰出人物聚集之处。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还隐(hái yǐn)的意思:指隐藏、掩盖真相。
回波(huí bō)的意思:回波指声音或光线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比喻言语或行动的结果回到原处。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铃阁(líng gé)的意思:指宫殿内的钟声和阁楼的鸣钟声。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屈指(qū zhǐ)的意思:屈指是指用手指弯曲来表示数字的动作,成语屈指则表示极少的数量。
如君(rú jūn)的意思:如同君主一样,有权力、有威严。
上水(shàng shuǐ)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情处在危险、困难的境地,随时可能遭受失败或挫折。
-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潘音对杨侍郎的悼念之作。诗中以“屈指汉遗老”开篇,表达了对杨侍郎作为汉代遗留之贤者的敬仰之情。接着,“如君复几何”一句,既是对杨侍郎独特才能与品德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其逝世的哀痛。
“凤池冠剑近,铃阁典章多”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杨侍郎比作接近朝廷核心、掌握重要职务的官员,同时强调他在治理国家、制定法律方面贡献颇丰。这不仅展现了杨侍郎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也体现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卓越能力。
“国已成禾黍,人还隐薜萝”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国家虽已衰败,但仍有隐士选择退隐山林,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这里既有对国家现状的感慨,也有对杨侍郎品格的颂扬,即即便在动荡之时,仍能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
最后,“那堪川上水,东逝乏回波”以流水东去、无法回头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不可逆转的无奈与哀愁,同时也寄托了对杨侍郎英年早逝的深深惋惜。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杨侍郎生前事迹的追忆与逝世后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异兽
甬东有异兽,俗名讹曰歆。
其形类猴玃,或谓虎之精。
逐人求口食,咿哑小儿声。
满望乃谢去,不遂辄生嗔。
利爪捥人目,乌喙啄其身。
膏血尽且死,适意方欠伸。
行道足一迹,深山昼掩门。
众疑心是兽,何乃面如人。
不知椎剥吏,人面而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