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松洲有遗兴,水声东下竹间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杨花点径残春后”,以“杨花”点染路径,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杨花飘落,点缀在小径之上,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给人以淡淡的哀愁之感。
次句“草气薰池过雨初”,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经过雨水的洗礼,草地上的气息更加浓郁,弥漫在池塘周围,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湿润的感觉。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重生。
第三句“行到松洲有遗兴”,表达了诗人漫步于松林中的感受。这里的“遗兴”并非失落之意,而是指在自然美景中得到的愉悦与感悟。诗人通过行走于松林之间,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内心得到了一种超脱与宁静。
最后一句“水声东下竹间渠”,将视线引向了流水与竹林。潺潺的水声从竹林间的渠道传来,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动的音韵美。同时,水流东去的方向,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前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末期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通过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与对生命美好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甘诗
太和八九年,训注极虓虎。
潜身九地底,转上青天去。
四海镜清澄,千官云片缕。
公私各闲暇,追游日相伍。
岂知祸乱根,枝叶潜滋莽。
九年夏四月,天诫若言语。
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
夜于正殿阶,拔去千年树。
吾君不省觉,二凶日威武。
操持北斗柄,开闭天门路。
森森明庭士,缩缩循墙鼠。
平生负奇节,一旦如奴虏。
指名为锢党,状迹谁告诉。
喜无李杜诛,敢惮髡钳苦。
时当秋夜月,日值曰庚午。
喧喧皆传言,明晨相登注。
予时与和鼎,官班各持斧。
和鼎顾予言,我死知处所。
当庭裂诏书,退立须鼎俎。
君门晓日开,赭案横霞布。
俨雅千官容,勃郁吾累怒。
适属命鄜将,昨之传者误。
明日诏书下,谪斥南荒去。
夜登青泥坂,坠车伤左股。
病妻尚在床,稚子初离乳。
幽兰思楚泽,恨水啼湘渚。
恍恍三闾魂,悠悠一千古。
其冬二凶败,涣汗开汤罟。
贤者须丧亡,谗人尚堆堵。
予于后四年,谏官事明主。
常欲雪幽冤,于时一裨补。
拜章岂艰难,胆薄多忧惧。
如何干斗气,竟作炎荒土。
题此涕滋笔,以代投湘赋。
《李甘诗》【唐·杜牧】太和八九年,训注极虓虎。潜身九地底,转上青天去。四海镜清澄,千官云片缕。公私各闲暇,追游日相伍。岂知祸乱根,枝叶潜滋莽。九年夏四月,天诫若言语。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夜于正殿阶,拔去千年树。吾君不省觉,二凶日威武。操持北斗柄,开闭天门路。森森明庭士,缩缩循墙鼠。平生负奇节,一旦如奴虏。指名为锢党,状迹谁告诉。喜无李杜诛,敢惮髡钳苦。时当秋夜月,日值曰庚午。喧喧皆传言,明晨相登注。予时与和鼎,官班各持斧。和鼎顾予言,我死知处所。当庭裂诏书,退立须鼎俎。君门晓日开,赭案横霞布。俨雅千官容,勃郁吾累怒。适属命鄜将,昨之传者误。明日诏书下,谪斥南荒去。夜登青泥坂,坠车伤左股。病妻尚在床,稚子初离乳。幽兰思楚泽,恨水啼湘渚。恍恍三闾魂,悠悠一千古。其冬二凶败,涣汗开汤罟。贤者须丧亡,谗人尚堆堵。予于后四年,谏官事明主。常欲雪幽冤,于时一裨补。拜章岂艰难,胆薄多忧惧。如何干斗气,竟作炎荒土。题此涕滋笔,以代投湘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1067c67e406c408726.html
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
处士闻名早,游秦献疏回。
腹中书万卷,身外酒千杯。
江雨春波阔,园林客梦催。
今君拜旌戟,凛凛近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