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浮湘·其三》
《浮湘·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不断湘江岸,青青兰竹丛。

泪痕光晓露,哀响秋风

岳与千帆转,天归一镜空。

明朝洞庭上,萧瑟丹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响(āi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悲伤凄凉,使人感到悲痛。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丹枫(dān fēng)的意思:形容枫叶的颜色鲜红。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归一(guī yī)的意思:指回归一体,回归原点,恢复最初状态。

泪痕(lèi hén)的意思:泪痕是指因为悲伤或哭泣而留下的痕迹。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千帆(qiān fān)的意思:形容船只众多、繁忙的景象。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一镜(yī jìng)的意思:指一瞥、一眼、一瞬间的时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浮湘》组诗中的第三首,描绘了湘江岸边的景色,充满了哀愁与悲凉的情感。

首句“不断湘江岸,青青兰竹丛”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画面,湘江边长满了青翠的兰竹,仿佛无尽延伸,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接着,“泪痕光晓露,哀响乱秋风”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露珠比作泪水,秋风的哀鸣比作人的悲叹,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岳与千帆转,天归一镜空”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山岳与船只在秋日的光影中缓缓移动,天空如同一面镜子般清澈透明,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幻莫测。

最后,“明朝洞庭上,萧瑟对丹枫”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洞庭湖畔的枫叶在秋风中摇曳,一片萧瑟景象,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轮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冬日过新城望元朔山感事·其二

奇峰万仞立嵯峨,峭壁连天信手摩。

遣兴莫嫌边外远,看山原让客中多。

但须巨眼悬空际,何事亲□附曲阿。

我自胸中有元朔,值来相證更无讹。

(0)

病中忆石潭昆季

为缠末疾岁将穷,过尽纷华与化工。

细草烟村悬抱犊,碧江秋水见归鸿。

吟边野色云晴外,竹里棋声午梦中。

濩洛素怀深耿耿,倚松无语对西风。

(0)

谒孔庙次壁间韵

即此虔分席,依光惬下堂。

道风行有截,教思入无疆。

系易连三圣,为邦备一王。

晚酬天独借,数仞见宫墙。

(0)

重游管社

仿佛三生影,模糊到眼前。

人家浑不识,身世两茫然。

野老还能忆,烹茶略话缘。

归来频屈指,三十有余年。

(0)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二十

峻坂连连迭七层,层层山骨翠崚嶒。

行人只作蚕丛看,却是西番下马陵。

(0)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四

云满西山雨便来,田家占候不须猜。

向来只怪东峰顶,晓日名霞一片开。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