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扇破谁执,素纨轻欲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立 春 日 宁 州 行 营 因 赋 朔 风 吹 飞 雪 唐 /李 益 边 声 日 夜 合 ,朔 风 惊 复 来 。龙 山 不 可 望 ,千 里 一 裴 回 。捐 扇 破 谁 执 ,素 纨 轻 欲 裁 。非 时 妒 桃 李 ,自 是 舞 阳 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非时(fēi shí)的意思:不合时宜
可望(kě wàng)的意思:有希望实现的愿望或期待。
裴回(péi huí)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曲折回旋。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素纨(sù wán)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美好品质。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阳台(yáng tái)的意思:指房屋建筑物外突出的平台,供人休息、观景等。
夜合(yè hé)的意思:夜间会合,指在夜晚秘密地碰面。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 翻译
- 边界的声响日日夜夜交织,北风吹过又带来惊扰。
遥不可及的龙山,只能在千里之外徘徊。
旧扇已被丢弃,不知谁能接手使用。
不合时宜地嫉妒盛开的桃李,只因我独自在阳台起舞。
- 注释
- 边声:边境的嘈杂声。
日夜合:昼夜不断。
朔风:北方的寒风。
惊复来:再次吹来令人惊讶。
龙山:远方的高山。
不可望:遥不可见。
千里:遥远的距离。
裴回:徘徊。
捐扇:丢弃的扇子。
破谁执:由谁来使用。
素纨:白色的丝绢。
裁:裁剪。
非时:不合时宜。
妒:嫉妒。
桃李:比喻青春美好的事物。
自是:只是因为。
舞阳台:在阳台起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立春之日于宁州行营时所感受到的凛冽寒风与飞雪,以及那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
"边声日夜合,朔风惊复来。" 这两句诗通过对边塞声音的描绘和寒风突袭的刻画,营造出一种紧迫而又凛冽的氛围,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严酷天气下的边疆生活。
"龙山不可望,千里一裴回。"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遥远的龙山望而却步的情景,以及旅途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与寂寞。
"捐扇破谁执,素纨轻欲裁。" 这里的“捐扇”和“素纨”都是柔美之物,而它们在风中飘摇,似乎在寻找着某种东西,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最后两句“非时妒桃李,自是舞阳台。”则通过描绘早春果实尚未成熟却已被风吹落的情景,以及诗人独自在阳台上翩翩起舞的意象,表达了对现世不满和超然物外的一种情感体验。这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生命中的美好时光有一种执念,即便是在严寒与孤寂中,也要保持内心的自在与欢愉。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又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个边塞行营者的复杂心境,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超脱尘世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二月十日晚同吟所郭光辈奉陪溪南隐君与其诸郎群从观舍傍蔬畦仍出山后临眺江上周览林麓追念旧游抚余羁怀益深感慕因赋五言近体六诗柬同游诸君亦以识嘉会也·其三
古庙依苍麓,穷林俯绿潭。
石台交野祭,画壁拥朝参。
云送千林雨,烟飞隔水岚。
向闻灯火夕,歌吹足沉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