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泰山五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象与历史遗迹。首句“明堂最上接天池”,以夸张的手法,将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场所)与天池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暗示着泰山之巅的神圣与辽阔。接着,“封禅灵墟迹尚遗”一句,点出了泰山作为古代帝王祭天封禅之地的历史地位,通过“灵墟”二字,赋予了泰山神秘而崇高的色彩。
“汉碣半留千古字”,描述了在泰山之上,汉代的石碑(碣)虽历经千年,仍保留着古人留下的文字,这些文字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最后,“秦松高偃万年枝”则以秦代的松树为喻,表现了泰山生命力的顽强与长久,即使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雨雪,松树依然挺立,枝叶繁茂,象征着泰山不朽的精神和自然界的永恒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泰山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精思观崔道士授剑柏中剑常吼若雷
阴阴老柏森庭牖,外脱中空若虚缶。
崔仙授剑柏遂神,剑气腾天剑声吼。
顷年天师受丹诀,此地精思岁华久。
玉函金匮发灵崖,因使阴符诬虎口。
殿中真人道玄笔,笔妙飞扬传不朽。
霜发羽人逢白叟,间岁已闻踰九九。
神游八极吾所愿,道骨仙风愧无有。
欲赋大鹏思子微,恐尔年龄亦为偶。
岑使君牧襄阳受代还朝某同赵德麟谢公定潘仲宝皆饯于八叠驿酒中以西王母所谓山川悠远白云自出相期不老尚能复来各人分四字为韵以送之某分得相期不老·其二
我生世寡与,所幸贤者知。
徽中山川意,赏音有钟期。
荆楚非我里,从公甘栖迟。
今兹复舍去,何以纾吾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