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韵三首·其二》
《和韵三首·其二》全文
清 / 林则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敢辞辛苦苍生仗节瀛壖拥兵

转得虚声域外百蛮穿檄谬知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蛮(bǎi má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人或事物。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虚声(xū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行动或作为的声音,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瀛壖(yíng ruán)的意思:指海洋的广阔和深邃。

拥兵(yōng bīng)的意思:指拥有强大的军队,形容实力雄厚或势力强大。

域外(yù wài)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范围之外。

仗节(zhàng jié)的意思:指坚守节操,不屈服于外力或诱惑。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和韵三首(其二)》。林则徐,字元抚,号少穆,晚号俟村老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民族英雄。此诗体现了他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与坚定信念。

首句“敢辞辛苦为苍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承担重任,一心为民服务的决心。这里的“苍生”指的是广大民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民本思想。

次句“仗节瀛壖愧拥兵”,表明了诗人虽身居高位,手握重兵,却深感惭愧,因为他的职责在于维护和平,而非发动战争。这反映了林则徐对权力的谦逊态度和对国家安定的深切忧虑。

第三句“转得虚声驰域外”,意指虽然自己在国内外名声大噪,但这并非真正的功绩,而是由于一些表面的成就或错误的宣传所致。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于真正功绩的谦虚认识。

最后一句“百蛮穿檄谬知名”,可能是指自己被外界误解,认为自己能够轻易征服或治理众多民族。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自身能力的自信,也暗含了对于当时社会上对于个人能力与实际贡献之间存在差距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林则徐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高尚情操以及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情感。他不仅关注国内的治理,还放眼世界,体现了其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对和平稳定的追求。

作者介绍
林则徐

林则徐
朝代:清   字:元抚   籍贯:晚号俟村老   生辰: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猜你喜欢

寄题鲍昌朝足轩

江南有散人,几年卧草野。

破甑馀尘埃,衡门绝车马。

倘非义所安,一介不取舍。

辟轩穷巷间,此意非满假。

虽云外不足,中有至足者。

道义辈古人,文章播天下。

一点浩然气,万象资陶冶。

持此复何求,酣歌对盏斝。

吁哉箪瓢乐,千古一回也。

先生于此时,卓然秉大雅。

顾我愧高风,亦忝诗酒社。

何当登此轩,抵掌共披写。

(0)

和李光祖·其二

老去深悲宠辱惊,归来胸次渺寰瀛。

登山临水随宜坐,问柳寻花信意行。

境胜已勾诗兴动,身閒还引道心生。

亲知满眼如君少,何不时来共一觥。

(0)

再和龚帅所寄·其二

闻道公庭白昼閒,更无夜犬吠江关。

一时戾气俱销尽,千载淳风顿使还。

但恐赐环来北阙,不容拄笏看西山。

祇今汲直如公少,正赖忠言一犯颜。

(0)

再和三首·其三

忆昔干戈里,劳君远访余。

再为千里别,又是一年馀。

天末空樽酒,人生念辅车。

西湖从处好,毕竟若为居。

(0)

寄朝宗二首·其一

湖水春来拍岸平,山光幻出小蓬瀛。

幽深未许凡人到,只待君来共落成。

(0)

和天予二首·其一

自昔常难四者并,一杯相属意非轻。

祇今欲破愁城去,赖子时来举酒兵。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