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盖冲烟觅诗去,不知身在画中行。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名为《题画六首(其四)》。诗中描绘了雨中观山的独特景象与心境,充满了艺术与自然融合的意境。
“看山何必待春晴,雨里看山分外明。” 开篇即以反问句式,表达了一种超越常规的审美态度。春日晴朗固然能提供最佳的观赏条件,但雨中的山景却别有一番风味,更显山色之明丽。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欣赏角度。
“持盖冲烟觅诗去,不知身在画中行。” 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独特的体验。诗人手持伞具,在烟雨中寻找灵感,仿佛融入了山水之间,成为了画中的一部分。这种“身在画中行”的感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沉浸式体验,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通过这一行为,诗人不仅捕捉到了自然之美,更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融入其中,使得自然景观与个人心境相互辉映,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观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环境交融的诗意表达,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美学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
淮汴初丧乱,蒋山烽火起。
与君随亲族,奔迸辞故里。
京口附商客,海门正狂风。
忧心不敢住,夜发惊浪中。
云开方见日,潮尽炉峰出。
石壁转棠阴,鄱阳寄茅室。
淹留三十年,分种越人田。
骨肉无半在,乡园犹未旋。
尔家习文艺,旁究天人际。
父子自相传,优游聊卒岁。
学成不求达,道胜那厌贫。
时入闾巷醉,好是羲皇人。
顷因物役牵,偶逐簪组辈。
谤书喧朝市,抚己惭浅昧。
世业大小礼,近通颜谢诗。
念渠还领会,非敢独为师。
下鼻亭泷行八十里聊状艰险寄青苗郑副端朔阳
泷水天际来,鼻山地中坼。
盘涡几十处,叠溜皆千尺。
直写卷沈沙,惊翻冲绝壁。
淙淙振崖谷,汹汹竟朝夕。
人语不自闻,日光乱相射。
舣舟始摇漾,举棹旋奔激。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
前危苦未尽,后险何其迫。
倏闪疾风雷,苍皇荡魂魄。
因随伏流出,忽与跳波隔。
远想欲回轩,岂兹还泛鹢。
云涯多候馆,努力勤登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