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二时(èr shí)的意思:表示时机、时刻。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历年(lì nián)的意思:历年指历经多年,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
六时(liù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六个时刻,即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和晚上。
邱墟(qiū xū)的意思:指一个非常繁荣热闹的地方。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血肉(xuè ròu)的意思:指亲人或至亲的关系。
犹如(yóu rú)的意思:形容两者之间非常相似或相仿。
十二时(shí èr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泛指整个过程、全部事物。
-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悲凉的情感,探讨了时间、宇宙与生命之间的关系。诗人周馨桂在《古歌三首》的第一首中,通过“历年十万馀,天地亦邱墟”这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漫长与宇宙的变迁,暗示着万物终将归于尘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宇宙永恒变化的感慨。
接着,“以配十二时,六时已为虚”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的循环与虚无感。十二时代表了一天的时间周期,而“六时已为虚”则可能暗指一天中的某些时刻已经失去意义,或是强调时间的流转使得某些特定时刻变得不再重要或真实。
最后,“天地犹如此,况乃血肉躯”两句,将讨论的范围从宇宙扩展到生命本身,提出与宇宙相比,人类的生命更是短暂且脆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时间、宇宙与生命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宇宙和生命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中喜王九相寻(一题作晚春)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春意(一题作春怨)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帷。
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
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
夜泊宣城界(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行出东山望汉川(一题作行至汉川作)
异县非吾土,连山尽绿篁。
平田出郭少,盘坂入云长。
万壑归於汉,千峰划彼苍。
猿声乱楚峡,人语带巴乡。
石上攒椒树,藤间缀蜜房。
雪馀春未暖,岚解昼初阳。
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
坐欣沿溜下,信宿见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