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栉(bǐ zhì)的意思:比喻相互争斗,势均力敌。
崇墉(chóng yōng)的意思:指修建高大坚固的城墙或城垣。
德能(dé néng)的意思:指德行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尔来(ěr lái)的意思:自从那时以来;从那个时候开始。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皇都(huáng dōu)的意思:指帝王的都城,也用来形容极为盛大、豪华的场所。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明训(míng xùn)的意思:明确的教诲或忠告
怒生(nù shēng)的意思:生气,愤怒
谦益(qiān yì)的意思:指谦虚谨慎而能获益。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应时(yìng shí)的意思:根据时机做出适当的反应,做事情得当。
有明(yǒu míng)的意思:有明指的是有能力、有才智、有见识,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
远郡(yuǎn jùn)的意思:指离家远去,远离故土。
至愿(zhì yuàn)的意思:达到心愿,实现所希望的事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晴雨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诗人对于这种自然现象的感慨与思考。诗中运用了“夜雨朝晴”和“朝晴夜雨”的交替,形象地展现了雨水对禾黍生长的滋养作用。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夜雨朝晴,禾黍怒生”,夜晚的雨水滋润了土地,清晨阳光照耀,禾苗蓬勃生长,展现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力量。接着,“朝晴夜雨,益我禾黍”,无论是白天的晴朗还是夜晚的雨露,都在默默地为作物的成长提供所需。
诗人进一步思考,提到“尔来晴雨颇应时”,表示近期的晴雨似乎恰到好处,符合时节的规律。然而,面对这样的自然恩赐,诗人却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认为自己并无特殊功德能够引来如此景象,流露出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黄云满目庶可期”,诗人希望未来能看到丰收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但同时,他也提醒自己,面对大自然的馈赠,不能轻易感到满足或过于乐观,因为“虽然安敢心遽怡”。
最后,诗人引用了“满损谦益有明训”,强调了满则易损、谦虚才能得到更多这一道理,并表达了自己希望国家能够惠及更远地区的愿望。“愿始皇都达远郡”,这里的“始皇”可能是一种比喻,代表君主或治理者,诗人希望他们能够将福祉普及到更广阔的地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丰收的期待以及对公平公正治理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