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写情二首·其一》
《写情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墙外谁家桃李开,何由花下一徘徊

先教飞絮传愁去,却遣游丝取蕊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飞絮(fēi xù)的意思:指风吹动柳树或榆树时,树上的絮子像雪花一样飞舞的景象。比喻事物繁多、纷乱不堪。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游丝(yóu sī)的意思:指细小的丝线或细小的事物。

注释
墙外:指围墙外面。
谁家:哪一家。
桃李:桃树和李树。
开:开花。
何由:怎么能够。
花下:花丛中。
徘徊:犹豫不决或流连。
飞絮:柳絮。
传愁去:传递忧愁。
游丝:飘荡的花粉丝。
取蕊来:取走花蕊。
翻译
墙外哪户人家的桃树和李树正在开花呢?
我怎么能在花下徘徊,心中充满愁绪。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闲适景象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留恋之情。"墙外谁家桃李开"一句,轻巧地勾勒出春意盎然的画面,桃红柳绿,花开满径,但诗人并未直接描绘,而是通过一个"谁家"来引起读者的好奇和想象。"何由花下一徘徊"则透露出诗人对美景的留恋情怀,徘徊不忍离去。

接下来的两句"先教飞絮传愁去,却遣游丝取蕊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花落后的哀愁。"先教飞絮传愁去"中的"飞絮"指的是飘散的花瓣,通过这些轻盈的花瓤,诗人将自己的愁绪传递出去,这种方式既表达了对逝去春光的惋惜,也隐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而"却遣游丝取蕊来"则是说尽管如此,但依然期待那些飘逸的花絮能够带回一些未完全凋谢的花蕊,似乎想要捕捉住春天那一份脆弱而宝贵的美好。

整体上,这段诗句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和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意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题陈道士处静轩·其一

素性便孤寂,无营昼掩关。

卧闻清露坠,坐见白云还。

鹤梦棋敲醒,蜗墙藓蚀残。

仙瓢休挂树,风起厌喧烦。

(0)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十首·其五

骊马紫金环,行行出玉关。

悬河三寸舌,积雪万重山。

旗影连云卷,弓弦向月弯。

封侯儒者事,天子待君还。

(0)

送刘博士从征交趾并贻梁御史邓主簿

沛中才子容台客,半世经行遍南北。

去年随驾猎长杨,今岁从征破残贼。

从征还得侍青油,中军帐前参密谋。

盾上频看草文檄,军前屡见获俘酋。

梁侯邓簿皆同调,对酒筵开能谑笑。

綵笔宵成露布辞,紫泥晓下班师诏。

论功大将画麒麟,先数风流幕下宾。

豸冠行拜劳还宠,乌府仍称献纳臣。

(0)

拟古十四首·其五

吾观古颜孟,生民之先觉。

已克礼斯复,陋巷亦云乐。

气由养而充,浩然塞寥廓。

其殁馀千年,载籍犹昭灼。

天爵良可珍,箪瓢未为恶。

(0)

泛淀山湖

寒光万顷拍天浮,震泽分来气势优。

寄语蜿蜒波底物,如今还肯负舟不。

(0)

海上次吴中书韵

总角常思海上游,乘风今日得周流。

一泓夜浴骊珠火,五色朝浮蜃气楼。

辽水只今无鹤语,蓬壶千古戴鳌头。

寄言汉使张公子,肯借灵槎犯斗牛。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