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日 行 营 即 事 唐 /刘 商 风 引 双 旌 马 首 齐 ,曹 南 战 胜 日 平 西 。为 儒 不 解 从 戎 事 ,花 落 春 深 闻 鼓 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戎(cóng ró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投身军旅,成为一名士兵。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平西(píng xī)的意思:平定西域,指平定西部边疆或平息西方的叛乱。
戎事(róng shì)的意思:指战争、军事行动。
胜日(shèng rì)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或状态。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战胜(zhàn shèng)的意思:战胜指克服敌人、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 注释
- 风:清风。
引:引领。
双旌:两面旗帜。
马首:马头。
齐:整齐。
曹南:地名,可能指某个南方地区。
战胜:取得胜利。
日平西:太阳西下。
儒:儒生。
不解:不懂。
从戎事:参与军事事务。
花落:花朵凋零。
春深:春天深处。
闻鼓鼙:听到战鼓声。
- 翻译
- 清风引领着两面旗帜,马队整齐向曹南进发,那日正是战胜归来,夕阳西下。
身为儒生不懂得战争之事,只有在春深花落之时,才听到远处战鼓声响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春日巡视军营的景象,展现了军中生动活泼的气氛和战争胜利后的欢愉心情。开篇“风引双旌马首齐”写出了军队行进时飘扬的旗帜随风舞动,马匹整齐地前行的壮观场景。“曹南战胜日平西”则指代战争的胜利,曹南可能是指某一战役的地点,而“日平西”则象征着太阳照耀在平静的大地上,暗示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
接下来的“为儒不解从戎事”表达了诗人作为文人对于军事事务并不熟悉,但却不得不参与其中的情怀。而最后的“花落春深闻鼓鼙”则是对春日环境中军营生活的一个生动描写,虽在深春之时花朵纷纷飘落,但军中的鼓声和兵器的声音却打破了这种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自然美景与军事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复杂情感,以及在特定环境下文人与武将共存的情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沈光侍御赴职闽中
未至应居右,全家出帝乡。
礼优逢苑雪,官重带台霜。
夜浦吴潮吼,春滩建水狂。
延平有风雨,从此是腾骧。
送内使周大夫自杭州朝贡
八都上将近平戎,便附輶轩奏圣聪。
三接驾前朝觐礼,一函江表战征功。
云间阆苑何时见,水底瑶池触处通。
知有殿庭馀力在,莫辞消息寄西风。
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
旅榜前年过洞庭,曾提刀笔事甘宁。
玳筵离隔将军幕,朱履频窥处士星。
恩重匣中孤剑在,梦馀江畔数峰青。
金貂见服嘉宾散,回首昭丘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