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梦(chūn mèng)的意思:形容美好而短暂的梦想或幻想
点点(diǎn diǎn)的意思:指数量极少、微不足道。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快活(kuài huó)的意思:快乐愉快,心情舒畅。
梦断(mèng duàn)的意思:指美好的梦想破灭或希望落空。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泥淖(ní nào)的意思:比喻陷入困境或困扰。
年间(nián jiān)的意思:指一段时间内,特定的年代或时期。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青鸠(qīng jiū)的意思:指受到伤害或冤屈的人,也可指被人误会或冤枉的人。
疏疏(shū shū)的意思:稀疏、不密集;不紧密、不严密。
踏青(tà qīng)的意思:指春天时节出外游玩,尤其是在郊外或公园里散步、游玩。
挑菜(tiāo cài)的意思:挑选菜品,比喻挑选事物或人才。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早来(zǎo lái)的意思:指事情发生时,早一步到达或早一步行动,有时也表示事情发生时具备必要的准备或条件。
终夜(zhōng yè)的意思:整个夜晚,整夜不眠。
中声(zhōng shēng)的意思:中声指的是声音清脆悦耳,中听而不刺耳。
- 翻译
- 昔日离开京城时正值整夜降雨,明天的道路恐怕满是泥泞让人惊讶。
稀疏的雨点中忽然传来鸡鸣声。远处的山峰仿佛被染成了青色,早早地期待着晴朗的到来。
十五年过去了,春天的梦境已成破碎,乱山中的寒食节和清明节显得凄凉。
没有人去采摘蔬菜或踏青游玩。雨中青鸠的叫声在野外回荡,只能悠闲地听着寺庙里的声音。
- 注释
- 昔:过去。
走:离开。
都门:京城。
终夜:整夜。
雨:雨。
明朝:明天。
泥淖:泥泞。
堪:可能。
惊:惊讶。
疏疏点点:稀疏的。
忽:忽然。
鸡鸣:鸡叫。
数峰:几座山峰。
染:染色。
快活:愉快。
早来晴:早早地晴朗。
年间:年间。
春梦:春天的梦境。
断:破碎。
乱山:乱七八糟的山。
寒食:寒食节。
清明:清明节。
无人:没有人。
挑菜:采摘蔬菜。
踏青:踏青游玩。
青鸠:青鸟。
啼:啼叫。
寺中声:寺庙里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淡远的生活情境。开篇“昔走都门终夜雨,明朝泥淖堪惊”写出了夜晚行走在湿漉漉的道路上,第二天清晨发现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这种细腻的观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变化的敏感。
紧接着“疏疏点点忽鸡鸣”描绘了雨后的宁静和鸡鸣声中透露出的一丝生机,显示出诗人对于生活节奏的把握,以及他对周围环境声音的细致捕捉。
“数峰青似染,快活早来晴”则是景象的转换,山峦在清晨露出的那份苍翠,宛如被浸染了一般,这既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十五年间春梦断,乱山寒食清明”中,“十五年间春梦断”可能是对过去某段时光的回忆,那个春天已经远去,而现在诗人面对的是一场冷清的宴席,这不仅描绘了物象,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无人挑菜踏青行。青鸠啼雨外,闲听寺中声”则是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的行动,他独自一人在绿色的道路上走着,无人与他同行,这种孤独感与寺院里的钟声交织在一起,更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意境。
整首诗以其平和的语气、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意象,构建了一个让人沉醉的艺术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新桃行
桃生叶婆娑,枝叶四向多。
高未出墙颠,蒿苋相凌摩。
植之三年馀,今年初试花。
秋来已成实,其阴良已嘉。
青蝉不来鸣,安得迅羽过。
常恶牵丝虫,蒙幂成网罗。
顾托戏儿童,勿折吾柔柯。
明年结其实,磊磊充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