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鞭策(biān cè)的意思:鞭策指督促或激励别人,推动他们取得进步或完成某项任务。
跛鳖(bǒ biē)的意思:形容行走困难,步履蹒跚。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初学(chū xué)的意思:初步学习或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
大方(dà fɑ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得体、大度,不拘小节,不计较小事。
都人(dōu rén)的意思:指都市中的人,也可指聚居在都市的人。
而下(ér xià)的意思:指下级或下属。
方家(fāng jiā)的意思:方家指的是家庭、家族或家人。
古雅(gǔ yǎ)的意思:古老而优雅的风格或气质。
管蠡(guǎn lí)的意思:指一个人过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忽略了个人修养和品德。
机中(jī zhōng)的意思:指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玄机或智慧。
剪裁(jiǎn cái)的意思:指根据需要,剪去多余的部分,使之适合。
括帖(kuò tiē)的意思:指言辞得体,文笔优美。
龙媒(lóng méi)的意思:指能够传递信息或传达意愿的媒介。
贫女(pín nǚ)的意思:指穷困的女子。
扑卖(pū mài)的意思:形容人们争相购买或抢购某种商品或服务。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渥洼(wò wā)的意思:形容水深且宽广。
下稍(xià shāo)的意思:稍微下降或减少。
以前(yǐ qián)的意思:以前表示过去的时间,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或存在的状态。
中素(zhōng sù)的意思:指中等身材的人,中等身材的人。
- 翻译
- 汉魏以前还保持着古朴高雅的风格,从宋齐以后逐渐变得浮夸。
纺织女工在机杼上精心编织素色布料,街头小贩挑着五彩斑斓的花朵售卖。
初学者始终依赖注解书籍,哪里能看到真正的大师呢?
世间的平庸之人难以驱使,怎能让像龙驹一样的杰出人才崭露头角?
- 注释
- 犹:仍然,还。
淫哇:过分、放纵。
剪裁:纺织、缝制。
扑卖:摊贩叫卖。
括帖:注解书籍。
大方家:大师、大家。
跛鳖:比喻平庸的人。
鞭策:驱使、激励。
龙媒:比喻杰出的人才。
渥洼:古代产良马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训蒙二首(其一)》。从鉴赏角度看,诗人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文学风格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古典诗词雅致与淳朴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汉魏以前犹古雅,宋齐而下稍淫哇。" 这两句是诗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概括性评价,其中“汉魏”指的是西汉和三国时期的魏国,这一时期以其简洁古朴著称;“宋齐而下”则指的是从南北朝时期的宋、齐到后来的文学,诗人认为这一时期的文学逐渐变得浮夸和华丽。这样的评价体现了诗人对于古典文学的崇敬与现代文学的批判。
"剪裁贫女机中素,扑卖都人担上花。" 这两句通过对比贫女织布和市井小贩卖花的景象,展现了生活的辛酸和诗人的同情心。这里的“素”指的是朴素无华的布匹,“担上花”则是那些在城市里贩卖鲜花的小商贩。这两种形象都透露出生活中的艰难与坚持。
"括帖不离初学记,管蠡乌睹大方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素养的重视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括帖”是指学习时所用的书写工具,“初学记”则意味着最初的学习记录;“管蠡”是古代乐器之一,常用以象征文人雅士;“大方家”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博大精深文化的追求和向往。
"世间跛鳖难鞭策,安得龙媒出渥洼。" 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跛鳖”是指行动不便的龟,“鞭策”则是驱使马匹的工具,形象地描述了在世间的困难和进步的艰辛;“龙媒”常用来比喻才子佳人,“渥洼”则意味着滋润和丰饶,这两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才能得到赏识与滋养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更通过对比古今、贫富、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抒发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思考和文化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借榴一首赠方石
桃溪老人爱花树,家在万花溪上住。
白头重入紫薇垣,官舍今无种花处。
买花不识城市途,园中看花非我徒。
画图剪綵尽成幻,空有爱花犹故吾。
吾家海榴四五株,意欲借之如借书。
自言花借不在好,仅取数尺青扶疏。
墙根老枝不盈掬,欲借真惭少妆束。
风披雨浥渐成阴,纵遣无花看亦足。
城西官陌无尘埃,呼童把送休迟徊。
花根岁暮幸勿返,还我诗逋十韵来。
阑干曲
釭壁沉沉霜人影,博山云断金虬冷。
嫦娥袖薄双臂寒,夜长软抱梅花颈。
玉台紫雾荒荒间,翡翠珊瑚含木难。
苕华姊妹又千载,当年暗记红阑干。
捣齑破臼种荼子,待看黄人贴天死。
月查高挂九枝镫,却教谁指秋河水。
兰叶萧萧泣露凉,芙蕖花覆黄鸳鸯。
檀槽不伴玉笛老,手把灵犀到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