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慈颜(cí yán)的意思:慈颜指的是慈爱和和蔼的表情或面容。形容人的脸上流露出慈爱、和善的神情。
官称(guān chē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组织的正式称呼,通常是由上级权威机构授予的。
家庆(jiā qìng)的意思:家庭的喜庆之事
潦倒(liáo dǎo)的意思:形容生活贫困困顿,失意凄凉。
临别(lín bié)的意思:即将分别、告别的意思。
南海(nán hǎi)的意思:指南方的海洋,也可用来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日边(rì biān)的意思:指日出的地方,也指东方。
儒官(rú guān)的意思:指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官员或学者。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颜乐(yán lè)的意思:形容非常开心,笑容满面。
杨子(yáng zǐ)的意思:指相貌俊美的男子。
-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名为《赠贡士杨綖赴南海训导》。诗中赞颂了杨綖的才华与品德,以及他远赴南海任职的壮举。
首句“杨子青云彦”,以“青云”喻指杨綖的高远志向和卓越才能,将他比作天空中的俊彦,形象地描绘出其非凡之姿。接着“儒官称好才”,进一步肯定了杨綖在儒家官员中的杰出才能,表达了对其学术与品行的高度认可。
“远从南海去,还自日边来。”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杨綖前往遥远的南海任职的情景,同时巧妙地运用“日边”一词,既指南海的日光,也暗含着对杨綖未来事业如日中天的美好祝愿。
“綵服荣家庆,慈颜乐寿杯。”这两句赞美了杨綖赴任后为家族带来的荣耀,以及他孝顺父母,使家庭充满欢笑与长寿的景象。通过“彩服”、“慈颜”、“寿杯”等意象,展现了杨綖不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更在家庭生活中尽显孝道与和谐。
最后,“题诗惭潦倒,临别重徘徊。”表达了诗人金幼孜在送别杨綖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为自己无法像杨綖那样有所作为而感到惭愧;另一方面,面对即将分别的好友,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留恋,不由得在离别之际再次徘徊。
整首诗通过对杨綖个人品质、才华及家庭幸福的赞美,以及诗人自身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姚惜抱文稿应马通伯之属
马君官学部,日夕守一砚。
手持姚氏书,徵诗命余撰。
展之属稿物,初不以书炫。
而于书故深,意外善使转。
譬如挽强弓,力薄则手颤。
及造虚和候,妙处在一箭。
故其淡泊怀,著墨不求绚。
徐徐引笔行,纸墨似相恋。
于书固云耳,词出意尤练。
句中无馀字,言外有馀茜。
中原蕴刚德,气自泠然善。
想见大自在,老怀粹于面。
若夫文术大,国朝实三变。
方公如老农,禾贵薪斯贱。
姚公农学精,嘉植遍芳甸。
有场更有圃,古今一类纂。
指挥扬马处,大冶众材炼。
曾公辟农国,植民以农战。
非常可骇议,作作出篇卷。
张吴虽独造,固是姚曾袒。
言貌各自妍,一家为此眷。
有触发所得,蛟龙挟雷电。
要其用心始,矜慎只一线。
论定不觉奇,已往人多眩。
不观子姚子,特著刘吴传。
平生所师友,万言岂能遍。
萧然其神凝,语尽无可衍。
含芳如有待,义乃富骚选。
果拾骚选馀,一读意先倦。
方知中行者,用狂而守狷。
明明水中月,隔水多不见。
月固不在水,水又为风扇。
以故观古人,高材目亦眴。
如此稿数本,宁非玉数片。
揆君传宝之,心得意岂遣。
余今近五十,方春恣游宴。
此日非不惜,朋旧花时饯。
对书发长喟,如饥负华膳。
抑如古登徒,听人说佳媛。
乃今谋请益,得君虔自荐。
桐城在天下,于道非一县。
天不丧斯文,君宜大权擅。
遂题姚氏书,小诗君勿谴。
《题姚惜抱文稿应马通伯之属》【清·赵熙】马君官学部,日夕守一砚。手持姚氏书,徵诗命余撰。展之属稿物,初不以书炫。而于书故深,意外善使转。譬如挽强弓,力薄则手颤。及造虚和候,妙处在一箭。故其淡泊怀,著墨不求绚。徐徐引笔行,纸墨似相恋。于书固云耳,词出意尤练。句中无馀字,言外有馀茜。中原蕴刚德,气自泠然善。想见大自在,老怀粹于面。若夫文术大,国朝实三变。方公如老农,禾贵薪斯贱。姚公农学精,嘉植遍芳甸。有场更有圃,古今一类纂。指挥扬马处,大冶众材炼。曾公辟农国,植民以农战。非常可骇议,作作出篇卷。张吴虽独造,固是姚曾袒。言貌各自妍,一家为此眷。有触发所得,蛟龙挟雷电。要其用心始,矜慎只一线。论定不觉奇,已往人多眩。不观子姚子,特著刘吴传。平生所师友,万言岂能遍。萧然其神凝,语尽无可衍。含芳如有待,义乃富骚选。果拾骚选馀,一读意先倦。方知中行者,用狂而守狷。明明水中月,隔水多不见。月固不在水,水又为风扇。以故观古人,高材目亦眴。如此稿数本,宁非玉数片。揆君传宝之,心得意岂遣。余今近五十,方春恣游宴。此日非不惜,朋旧花时饯。对书发长喟,如饥负华膳。抑如古登徒,听人说佳媛。乃今谋请益,得君虔自荐。桐城在天下,于道非一县。天不丧斯文,君宜大权擅。遂题姚氏书,小诗君勿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2267c6c9e3210e8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