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师杖奇竹,坐亦不去手。
师初得之谁,此实世未有。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独异(dú yì)的意思:独特而奇异的
非偶(fēi ǒu)的意思:非常稀少,罕见
两两(liǎng liǎng)的意思:成对出现或成对进行。
灵寿(líng shòu)的意思:指人的寿命长久,精神、体力充沛。
蚴蟉(yòu lià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刻薄、吝啬、小气。
奇节(qí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不受外界诱惑的节操和原则。
弃置(qì zhì)的意思:抛弃、放下、不再使用或关心某物或某人。
去手(qù shǒu)的意思:指主动放弃或丢弃某物或某事,不再去追求或关注。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瘦骨(shòu gǔ)的意思:形容人体非常瘦弱,没有肉。
所用(suǒ yòng)的意思:所需的、所要用到的。
天产(tiān chǎn)的意思:指自然界中产生的事物,与人类无关。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法家对一支奇特的竹杖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杖的独特美感和作者对它的珍视。
"已师杖奇竹,坐亦不去手"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支竹杖的喜爱,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立,都离不开手中的这根竹。这里的“奇竹”指的是竹子的特殊材质或形态,而“不去手”则体现出作者对它的珍视和依恋。
"循摩莹且腻,瘦骨何蚴蟉"一句中,“循摩”意味着细心抚摸,"莹且腻"形容竹杖表面的光滑感,"瘦骨"则描绘出竹杖的线条优美,而“蚴蟉”暗示了竹杖可能带有天然的纹理或瑕疵,这些都增加了其独特性。
"丛枝抱奇节,两两相对走"描述的是竹杖上枝叶的生长形态,"奇节"指的是竹节的特殊形状,而“两两相对走”则表现出枝条之间和谐而有序的排列方式。
"寻常出孤梢,上下分左右"此句中,“寻常出孤梢”可能是指竹杖中偶尔出现的一些特殊的生长,如单独突出的梢头,而“上下分左右”则是在形容这种生长的方向性和对称美。
"如何此独异,天产固非偶"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支竹杖独一无二的赞叹,认为它是自然界中难得的奇珍。
"师初得之谁,此实世未有"诗人自称为“师”,在这里强调自己首次发现如此珍异之物,是前所未有的。
"不为师所用,亦共众植朽"表明即便这支竹杖不是用于书法,也会和其他普通的植物一样,最终归于尘土。这种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使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
"愿师勿弃置,珍之比灵寿"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自己不要轻易放弃这支竹杖,而是要像珍视生命一样去珍爱它。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美的尊重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