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岩下云,且避秋阳赤。
潭空天镜寒,风过蕙光碧。
山曛猿欲啼,为子扫片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蔡羽赠予友人华子中甫的作品,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爱我岩下云”,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山林云雾的喜爱,暗含对华子中甫隐居生活的羡慕。接着,“且避秋阳赤”暗示了秋天阳光强烈,而友人选择在山岩之下避暑,生活自在。
“潭空天镜寒,风过蕙光碧”描绘了潭水清澈如镜,微风吹过,带走了暑气,使得蕙草的绿色更加鲜明,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松竹长遮天”进一步强调了山林的幽深与静谧,松竹的高大象征着友人的品格。
“相逢但挂帻”一句,想象与友人相遇时的情景,挂帻(头巾)表示轻松随意,体现了二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山曛猿欲啼”则以傍晚山色昏暗和猿猴的叫声,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情绪,寓言友情虽深,但终将面临分别。
最后,“为子扫片石”表达诗人愿意为友人清扫道路,提供方便,显示出他对友人的关心和无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