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怨(āi y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悔恨的情绪。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悲咽(bēi yān)的意思:形容悲伤到极点,无法自制地哭泣。
本由(běn y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本质,也可以指人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
辟如(pì rú)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现象非常像另一种情况或现象,几乎一模一样。
慈母(cí mǔ)的意思:慈母是一个表示母亲慈爱、关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成语。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如雨(rú yǔ)的意思:形容数量多且连续不断,如雨一般。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酸楚(suān chǔ)的意思:形容心情痛苦,感到苦涩难受。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无从(wú cóng)的意思:没有途径、没有办法
乡土(xiāng tǔ)的意思:指乡村的土地、风俗、传统等。
杨风(yáng fēng)的意思:指风势很大的样子,也形容人的气势雄浑。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一封(yī fēng)的意思:指一封信或一封书信,也可表示一封信的意思。
由衷(yóu zhōng)的意思: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怨本(yuàn běn)的意思:指怨恨的根源或根本原因。
知识(zhī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广博,涵盖面广,深度深。
-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悲惨的故事,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失去母亲的幼童内心的痛苦与哀伤。
诗的开篇“十日无知识,那知有慈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失去母亲的幼童在最初阶段的无知与茫然,无法理解生命中最为重要的情感纽带——母爱的存在。接着,“稍长听人言,一言一酸楚”则揭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童开始逐渐理解周围人的言语,这些话语中蕴含的悲伤与痛苦,让他内心充满了酸楚与哀痛。
“辟如少唐儿,原不知乡土”,将失去母亲的幼童比作初识世界的少唐儿,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却对故乡的概念感到陌生,这进一步强调了幼童在失去母亲后所面临的孤独与无助感。接下来,“从人问闾庐,悲咽泪如雨”描绘了幼童在询问邻里关于母亲的住所时,因无法找到母亲而引发的悲伤与哭泣,形象地展示了幼童内心的绝望与哀伤。
“哀怨本由衷,焉知涕无从”则表达了幼童内心的哀怨并非虚伪或矫情,而是发自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这反映了幼童在失去母亲后的极度悲痛与无助。
最后,“一封黄纸诏,十里白杨风”以象征性的手法,通过一封黄纸诏和十里白杨风的描写,暗示了幼童的母亲已经离世,而这种离世带来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巨大创伤。黄纸诏象征着官方的通知,白杨风则象征着凄凉与哀愁,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悲凉的氛围,深刻地表达了幼童对母亲离世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深刻地展现了失去母亲的幼童内心的痛苦与哀伤,以及对母爱的深切怀念,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哀悼之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清明初过後
清明初过後,正空翠、霭晴鲜。
念水际楼台,城隅花柳,春意无边。
清时自多暇日,看连镳、飞盖拥群贤。
朱邸横经满坐,紫微渊思如泉。
高情那更属云天。
语笑杂歌弦。
向啼鴂声中,落红影里,忍负芳年。
浮生转头是梦,恐他时、高会却难全。
快意淋浪醉墨,要令海内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