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云顶山晚望》
《游云顶山晚望》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云顶一望山灵草木奇。

黔南何处堪笑复堪悲。

菊歇香未歇,露繁蝉不饥。

明朝又西去,锦水峨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yúndǐngshānwǎnwàng
táng / guànxiū

yúndǐngliáowàngshānlíngcǎo
qiánnánzàichùkānxiàokānbēi

xiēxiāngwèixiēfánchán
míngcháoyòu西jǐnshuǐémé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峨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峰峦叠嶂。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锦水(jǐn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上波光粼粼,色彩斑斓。

堪笑(kān xiào)的意思:非常可笑,令人发笑的事物或情况。

灵草(líng cǎo)的意思:指具有神奇功效的草药,也用来形容具有特殊才能或智慧的人。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黔南(qián nán)的意思:指贵州省南部地区。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云顶(yún dǐng)的意思:指山顶或建筑物的最高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高远的山顶之旅,诗人站在云端,与山灵交流,感受着草木的奇特。在黔南的地理位置引发了诗人的情感波动,有着既想笑又想哭的情绪。菊花即将结束它们的香气,而露水中的蝉则不感到饥饿。明天破晓,又是一场西行之旅,锦水和峨眉山将是下一站。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感情,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旅行、探索与生活的态度。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海天谣

海视天,庶几配合云相连。

天视海,窅窅冥冥一勺水。天高海深,云升水沉。

(0)

黎廷玉以斑竹茶盘见惠并赠佳铭赋谢之

君不见湛园秀质方美德,琢磨既至成圭璧。

又不见嶰谷良材备五音,时时欲作蛟龙吟。

良工制物无钜细,尚象取材皆有意。

周规折矩方且圆,表峻坊隅里坦易。

奇文劲节凌湘江,一经屈抑始成器。

霜华露液此中擎,脱离凡骨通仙灵。

始知藏器待时动,捧玉持盈讵有倾。

我承嘉惠三抚几,岁寒何可无君子。

中虚外直斐然文,对此长如对故人。

(0)

题周溪状元桥

苍龙吸露卧晴波,破壁飞来浴此河。

千里跨虹连断岸,一川绾缆系浮艖。

鹊桥初驾凭星渡,杖策长扶任客过。

题柱当年今惬愿,胪传为尔唱名多。

(0)

白云山即事

竹外山为嶂,高空月到门。

自怜新客子,谁识旧王孙。

云去龙离洞,风来虎在原。

禅栖幽寂好,閒与老僧论。

(0)

读忆草吊倪鸿宝先生

孤生者必奇,物固贵高骞。

为千古树鹄,不为一世贤。

文险凿天窍,是宜天刑之。

非天之刑之,天以耄而秃。

故借公须眉,以文其瘰瘯。

嗟彼庸鄙夫,钓声能孔论。

及乎大节临,鲜不为浑敦。

先生石之介,心如山之止。

巨灵不能劈,夸娥不能徙。

读先生文章,勿向草木哭。

天地非无偶,倪公黄夫子。

合之则双美,上骈生耳目。

峨若松千丈,书同泣鬼神。

譬如仓氏初,不有两兄弟。

制奇字古文,人物皆弇闭。

我之生荒裔,海水属苍天。

五岭割尻腢,挹华嵩袂肩。

石师梁丘降,麟书吐铜里。

鸿公生禹穴,宛委鸟为耜。

小子而狂简,岭肃海壮之。

(0)

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其一

筇痕鹤迹上冰菭,芳草无繇寄所思。

月吊桃魂依水骨,石鸠云族到山眉。

灯花泣照离骚字,鬼火青凉北海祠。

几许尧蘅溷桀萀,椒丘且止揽香蘼。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