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光晴处紫,池色晚来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白 丈 自 杭 州 归 要 游 天 池 明 /王 稚 登 桃 花 零 落 尽 ,游 赏 与 君 同 。僧 住 松 声 里 ,莺 啼 石 壁 中 。岩 光 晴 处 紫 ,池 色 晚 来 空 。莫 把 琵 琶 奏 ,尊 前 有 白 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游赏(yóu shǎng)的意思:指游览、赏玩。
尊前(zūn qián)的意思:在尊贵的人面前,表示恭敬和敬仰。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白丈自杭州归要游天池》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的画面。首句“桃花零落尽”,点明了时令,暗示春天即将过去,桃花凋谢,为游赏增添了淡淡的离别感。接下来,“游赏与君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这美好时光的惬意。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自然景色:“僧住松声里,莺啼石壁中”,通过僧侣居住在松林的宁静环境和黄莺在石壁间鸣叫,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岩光晴处紫,池色晚来空”描绘了阳光照射下岩石显现出紫色,傍晚时分池水空明如镜的景象,展现出天池的静美。
最后两句“莫把琵琶奏,尊前有白公”,诗人劝告友人不要弹奏哀伤的琵琶曲,因为在此美景之前,他们应该举杯畅饮,享受眼前的生活,仿佛白居易(白公)般的洒脱与豁达。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石湖手帖
五湖水绕城南边,爱湖老翁船上眠。
桃花出坞如火燃,炼石去补东南天。
寿栎春风五云笺,薛涛奉砚中书前。
翠蛟白凤相蜿蜒,瑶海细浪飞青烟。
见者如登群玉府,世人宝之贤十部。
翁揽龙髯天上下,帝遣主司修月户。
笑杀猴冠饵秦虎,朝拜金门暮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