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虚知天高,俯下觉形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才行(cái xíng)的意思:表示某个条件或要求符合要求,才能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要求。
侧行(cè xíng)的意思:指行为或举动有礼节、有分寸,不越轨。
光前(guāng qiá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发展。
镜光(jìng guāng)的意思:指镜子里的光亮,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或者虚有其表的美好。
木杪(mù miǎo)的意思:木杪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树木的顶端或山林的深处。在引申意义上,木杪也表示事物或人物的最高点或最深处。
凭虚(píng xū)的意思:依据虚幻的事物或非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或推测。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洒落(sǎ luò)的意思:形容言谈举止优雅、风度翩翩。
通窍(tōng qiào)的意思:指通达心窍,理解透彻。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物表(wù biǎo)的意思:指外表或表面的事物。
行木(xíng mù)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迟钝、呆板,缺乏灵活性和变通能力。
窈窕(yǎo tiǎo)的意思: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婀娜多姿。
云磴(yún dèng)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像云彩一样连绵起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湛若水在海印寺镜光阁登高时的独特体验。首句"镜光前无路"暗示了登高过程中的探索和发现,如同照见内心之路。"才行始通窍"进一步强调行动与领悟的关系,即通过实际行走才能洞悉事物的本质。接下来的"窈窕入云磴,攲侧行木杪"生动描绘了山路曲折,直上云霄,诗人攀援于险峻的树木顶端,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凭虚知天高"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仰望天空,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对比和对宇宙的敬畏。最后两句"诣道如是观,洒落万物表",诗人将这种登高体验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认为通过这样的观察,可以超脱世俗,达到一种洒脱自在、超越万物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高为载体,寓含了人生的哲理探索,展现出诗人湛若水的豁达胸怀和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峯。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俛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
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刘桢
卓荦偏人,而文最有气,所得颇经奇。
贫居晏里闬,少小长东平。
河兖当冲要,沦飘薄许京。
广川无逆流,招纳厕羣英。
北渡黎阳津,南登纪郢城。
既览古今事,颇识治乱情。
欢友相解达,敷奏究平生。
矧荷明哲顾,知深觉命轻。
朝游牛羊下,暮坐括揭鸣。
终岁非一日,传巵弄新声。
辰事既难谐,欢愿如今并。
唯羡肃肃翰,缤纷戾高冥。
邻里相送至方山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
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陈琳
袁本初书记之士,故述丧乱事多。
皇汉逢屯邅,天下遭氛慝。
董氏沦关西,袁家拥河北。
单民易周章,窘身就羁勒。
岂意事乖己,永怀恋故国。
相公实勤王,信能定蝥贼。
复覩东都辉,重见汉朝则。
余生幸已多,矧乃值明德。
爱客不告疲,饮燕遗景刻。
夜听极星阑,朝游穷曛黑。
哀哇动梁埃,急觞荡幽默。
且尽一日娱,莫知古来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