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冬 夜 宴 河 中 李 相 公 中 堂 命 筝 歌 送 酒 唐 /刘 禹 锡 朗 朗 鹍 鸡 弦 ,华 堂 夜 多 思 。帘 外 雪 已 深 ,座 中 人 半 醉 。翠 蛾 发 清 响 ,曲 尽 有 馀 意 。酌 我 莫 忧 狂 ,老 来 无 逸 气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翠蛾(cuì é)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娇媚。
多思(duō sī)的意思:指一个人思考问题时思虑周密,考虑全面。
朗朗(lǎng l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明亮而响亮。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帘外(lián wài)的意思:指事物的外部或边缘。
曲尽(qǔ jìn)的意思:形容某种情况、事物或表达已经达到了极限,没有任何余地或机会。
无逸(wú yì)的意思:没有安逸,指没有闲暇、没有安闲的时光。
逸气(yì qì)的意思:指心境超然、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也可指人的气质高雅、不拘小节。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 注释
- 朗朗:明亮。
鹍鸡:古代传说中的大鸟,这里指琴声。
弦:琴弦。
华堂:华丽的大厅。
夜多思:夜晚思绪万千。
帘外:门外。
雪已深:雪下得很大。
座中人:宴会上的人。
半醉:微醉。
翠蛾:女子美丽的眉毛。
发清响:发出清脆的琴声。
曲尽:琴曲结束。
馀意:未尽之意。
酌我:斟酒给我。
莫忧狂:不要担心举止失常。
老来:年老时。
无逸气:没有闲适的心境。
- 翻译
- 明亮的鹍鸡琴声回荡,夜晚的豪华厅堂充满思念。
帘外的雪已经积得很厚,宴席上的人大多已微醺。
女子的黛眉轻颤,琴音余韵悠长,蕴含深情。
尽管饮酒,请勿忧虑失态,年老后已不再有闲适的心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冬夜宴会图景。开篇"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中,“鹍鸡弦”指的是古琴或古筝发出的声音,“华堂”则是富丽堂屋的代称。这两句交织出一个安逸而又略带思念的氛围。紧接着“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诗人通过对比室内外的景象,展现了宴会上的热闹与冬夜的宁静。"翠蛾发清响,曲尽有馀意"则描写筝弦奏出的乐曲清脆且富含余味,让人联想到音乐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最后两句"酌我莫忧狂,老来无逸气",诗人似乎在劝诫自己或他人,即便饮酒也不必过度忧虑。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年华增长后自然而然的平和态度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音乐、情感与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刘禹锡在唐代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情趣和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农家叹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
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
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
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