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阮郎归·其一次韵南金早秋夜思》
《阮郎归·其一次韵南金早秋夜思》全文
元 / 邵亨贞   形式: 词  词牌: 阮郎归

暮云隔树起秋阴。晚来凉渐深。清商瑟瑟微吟

虚堂风露侵。邻烛淡,寺钟沉。青绫怀旧衾。

故家风度杳难寻。与谁论素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故家(gù jiā)的意思:指故乡、家乡,也可以指旧居、故居。

怀旧(huái jiù)的意思:怀念过去的时光或人物。

家风(jiā fēng)的意思:

◎ 家风 jiāfēng
[family style;family tradition]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青绫(qīng líng)的意思:指尊贵的衣袍。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素心(sù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纯良善良,没有私心杂念。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作《阮郎归·其一》次韵南金早秋夜思,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暮云隔树起秋阴",开篇即展现出傍晚时分,暮霭笼罩,树木在阴云中若隐若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晚来凉渐深"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凉意加深,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孤寂的情绪。

"清商瑟瑟和微吟","清商"是秋天的乐调,此处与"微吟"相合,仿佛是词人在低声吟唱,与自然共鸣,流露出淡淡的哀思。"虚堂风露侵",虚堂之中,风声露气侵袭,更显孤独无依。

接下来的"邻烛淡,寺钟沉",通过邻家微弱的烛光和远处寺庙沉闷的钟声,进一步渲染了静谧而寂寥的夜晚。"青绫怀旧衾"一句,词人怀念起过去的温情,旧日的青绫被子,暗示着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对现今境况的感慨。

最后,"故家风度杳难寻,与谁论素心",词人感叹过去的美好不再,那份淳朴真挚的心境也难以寻觅,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对早秋夜晚的深深思索和怀旧之情。

作者介绍

邵亨贞
朝代:元   字:□孺   号:清溪   籍贯:云间(今上海松江)   生辰:1309~1401

邵亨贞(1309~1401) 元代文学家。字复孺,号清溪。云间(今上海松江)人。曾任松江训导。邵亨贞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猜你喜欢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四十一

夜色朝光两莫知,树间但见白差差。

江南到处名姝少,一律前村雪里词。

(0)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二十八

托根岂解媚中珰,采蕨祇当慕首阳。

未必木天无秽史,岂其枌省尽清郎。

(0)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十九

帘围玉馆愁吟尽,锦藉瑶瓶怕摘残。

姑息梅花讵须尔,山家何处有朱栏。

(0)

和佥事夹谷之寄韵

夫子说周易,肇开太极分。

及乎作春秋,下逮西狩麟。

混辟至决裂,坚冰致习驯。

三皇何皞皞,五帝何纷纷。

卓哉洙泗翁,道大孤无邻。

于是作六经,以救万世人。

孟氏辨义利,战国骇所闻。

不肯为老聃,和光同其尘。

人不识四端,岂知有君亲。

孔孟作日月,然后夜向晨。

天高与地下,中立师与君。

师以扶纲常,君以治广轮。

廉耻甚鈇钺,礼教威斧斤。

自古立宇宙,以道为精神。

清溪斗大邑,土瘠民甚贫。

虎豺方恣睢,骃骐忽诹询。

痛民若赤子,礼士如上宾。

箪瓢在陋巷,穷则独善身。

家有读书屋,乃为劫火焚。

仁人忽行恻,仲氏敢具陈。

公肯挈坠道,天未亡斯文。

移檄作主宰,歌诗示恩勤。

弦歌已久废,简陋尚可因。

祠堂俨遗像,生徒招惊麇。

户内有洙泗,山中见华勋。

光霁挹茂叔,粹盎师伯淳。

体用契忠恕,恭安想天申。

仰师千载上,兴起三代民。

剥穷果不食,贞下元又春。

太极在何处,青归烧痕新。

(0)

句·其一

长驱笔阵浑无碍,扫尽春蚕食叶声。

(0)

题万岁寺

磊磊洞庭石,渺渺苍梧云。

客行离骚国,长歌酹湘君。

湘君不可见,古庙藏江氛。

空坛颇亡恙,谁为真将军。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