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草迷(cǎo mí)的意思:形容人迷恋于花草树木,痴迷于园艺或花草观赏。
禅室(chán shì)的意思:指用于修行禅定的房间或空间。
尘缘(chén yuán)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世俗缘分,也可指红尘世界的一切烦恼和牵绊。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健步(jiàn bù)的意思:指步伐稳健、行走迅速。
迷离(mí lí)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模糊不明。
南郊(nán jiāo)的意思:指的是城市的南边地区或城市的郊区。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是否(shì fǒu)的意思:用于疑问句中,表示对某种情况的确认或否定。
十围(shí wéi)的意思:指周围围绕的一切事物都与某个中心紧密相连,无法独立存在。
相容(xiāng r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能够和谐地共存,相互融洽,不产生冲突或矛盾。
一脉(yī mài)的意思:指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关系。
远客(yuǎn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特指离开家乡在外地寄居或旅行的人。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六月二十四日与社友前往竹溪寺参谒关圣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环境变迁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联“南郊健步免扶筇,芳草迷离旧径封”,开篇即以健步行走于南郊的场景起笔,虽未直接提及竹溪寺,但通过“健步”和“免扶筇”(无需拄杖)的描述,暗示了诗人行进的轻松与自在,同时也为后文的环境描写埋下伏笔。“芳草迷离旧径封”则通过“迷离”的芳草和“旧径封”(旧路被封)的景象,巧妙地勾勒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营造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寺外新分一脉水,门前不见十围松!”进一步展开画面,诗人将视线从道路转向寺外,描绘了一条新分出的水流,与之前可能存在的景象形成对比。同时,“门前不见十围松”一句,通过“十围松”的消失,不仅强调了环境的改变,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事物不再的感慨。
颈联“山僧已死空禅室,远客重来动午钟。”转而聚焦于寺庙内部,通过“山僧已死”和“空禅室”的描述,展现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氛围。而“远客重来动午钟”则在对比中凸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以及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深刻思考。
尾联“且息尘缘谋住此,溪山是否肯相容?”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面对眼前的景象,诗人产生了留下的念头,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同时,最后一句“溪山是否肯相容?”以问句的形式,既是对自然界的谦卑请求,也是对内心愿望的自我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溪寺环境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偈六十三首·其六十
灵山密旨,迦叶非闻。少室玄言,神光道听。
拈华得髓,尽是虚名。妙用无私,匪从外有。
放行也,皇风荡荡,帝道平平。
收来也,海晏河清,民歌率土。不收不放,共乐升平。
金轮统御三千界,山岳齐呼万岁声。
夏日薰风亭作
四野炎炎暑气隆,危亭孤坐与谁同。
湖光淡荡涵残照,鸟影参差没远空。
消息浮生凭至理,破除烦暑赖清风。
明时不敢言招隐,自乐林泉慕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