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节高如松,一岁几繁使。
言别不可攀,寥虚看云驶。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觏止(gòu zhǐ)的意思:触犯、冒犯而受到制止或阻止。
海水(hǎi shuǐ)的意思:指大海的水,比喻广阔无垠的事物或众多繁杂的事物。
借箸(jiè zhù)的意思:指借用他人的筷子,比喻依赖他人的力量或才能。
开口(kāi kǒu)的意思:指开口说话或开口要求。
口论(kǒu lùn)的意思:指背后议论人,对人进行恶意中伤、诽谤的行为。
论世(lùn shì)的意思: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元 柳贯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记功宜显显,论世匪区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瑞节(ruì jié)的意思:指吉祥的节日或仪式。
三吴(sān wú)的意思:指吴地,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湘月(xiāng yuè)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月亮,也泛指美丽的月亮。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樽酒(zūn jiǔ)的意思:指大量酒水,也比喻丰盛的酒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胸怀大志、气概非凡的三吴男子形象。他目光如海,意气风发,敢于谈论时事,甚至在天子面前也毫不逊色,借着筷子表达自己的见解。他的身份尊贵,象征着权力与威严,如同挺拔的松树,一年四季都频繁地迎来送往。秋水与明月相映成趣,酒宴上佳肴美酒不断,宾主尽欢。然而,最终还是难逃离别的命运,诗人只能目送友人离去,心中满是空虚与不舍。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豪情壮志与离别的哀愁,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米芾以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使得整首诗既具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意味,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已识风尘苦,经春又别离。
钓船迎水去,无处不牵丝。
震泽三万六千顷,虚榭三间十笏宽。
榭置泽上粒黍浮,泽延榭中片镜悬。
游乎物外忘忧乐,东坡昔道皆可观。
偶来灵岩驻春跸,几馀一凭临湖栏。
气清天朗阳侯静,具区渺渺无微澜。
洞庭西东列眉黛,芥纳须弥曾不难。
灵威丈人纵可接,我心何暇求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