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凋零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首句“半逐清流半委尘”,生动地展现了梅花凋落后的情景。一半的花瓣随着清澈的水流缓缓流淌,另一半则轻轻飘落在尘土之上。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水的纯净与尘的平凡相对比,既表现了梅花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也暗示了其最终归于尘土的命运。
次句“残花枝上又纷纷”,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枝头凋零的场景。这里的“纷纷”不仅指花瓣飘落的声音,更蕴含了梅花凋零时的凄美与无奈。同时,“又”字的使用,暗示了这种景象并非第一次发生,而是自然界中永恒的循环。
第三句“晚来犹自东风恶”,点明了时间背景和环境氛围。傍晚时分,虽然春风依然吹拂,但“恶”字却赋予了这股风以负面情绪,暗示了它不仅没有带来温暖与生机,反而加剧了梅花凋零的速度,增添了诗中的悲凉感。
最后一句“吹得幽香满涧云”,将诗意推向高潮。尽管梅花凋零,但其幽香却随风弥漫至山涧的云雾之中,化为一种超脱生死的美丽。这里的“满涧云”不仅扩大了香气的范围,也象征着梅花精神的延续与升华,即使生命消逝,其留下的美好与影响仍能长久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以及其背后蕴含的生命哲理和自然之美。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寄托了对生命短暂与永恒之间关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饮冼少汾氏鹤园观烟火有感似同志
名园开午宴,入夜坐星轩。
烟火观气机,有若天使然。
人乃夺天巧,天人无后先。
平空作雷电,花鸟争喧妍。
万有生于无,人事何足怜。
风波起平地,毁誉虚相传。
周孔大圣人,流言悄忧心。
哲人善自释,赖古多此贤。
万变如是观,而我无事焉。
送方金两生还福山诗
二子何翩翩,负笈路四千。
奈何为势拘,阅月上归船。
安得效缩地,相见顷刻至。
万里即跬步,相见如梦寐。
我有缩地方,见尧在羹墙。
念兹倏在兹,何忧山水长。
人为天地心,无上下古今。
一体能感应,何远近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