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松法师示微疾须陈米作粥侑以小诗》。诗中运用了佛教的意象与哲理,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自是庵罗树下身”,开篇即以“庵罗树”象征佛陀的诞生地,暗含着法师即将示疾,如同佛陀般面临生命终结的意味。这里的“自是”二字,既表达了对法师身份的确认,也蕴含着一种自我觉悟的意味。
“现将微疾欲明真”,法师在微疾之中,试图揭示生命的真相。这里的“欲明真”不仅指对疾病本质的探索,更深层地触及了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追问。
“莫疑香积盂中米,居士原来有胜因。”最后两句则以禅宗的智慧,回应了前文的思考。通过“香积盂中米”的比喻,暗示了即使在疾病中,法师(或居士)也拥有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内心的丰富。这里的“胜因”指的是内在的修行和智慧积累,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对于生命价值的真正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法师微疾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佛教的哲学思想,探讨了生命、疾病、智慧与精神富足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洞察力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飞蛾篇
飞蛾勿飞飞,我言汝可通。
高者奔月蟾,下者衔烛龙。
蚌能吐珠辉,萤能照飞蓬。
彼皆爱光辉,不知汝懵懵。
歘尔投灯来,顷刻罹厥凶。
汝智自不周,汝力自不从。
汝今勿复飞,劝汝慎先几。
飞蛾懵不服,飞飞复促促。
促促污金镫,草草笑蚊蝇。
拟青青河畔草
疏疏原上竹,悠悠想空谷。
空谷不可想,梦寐接形象。
形接翠帐中,忽觉在遥峰。
遥峰且隔岫,躞蹀阻婚媾。
轻舟知长川,松柏知山崖。
上堂各自炫,谁肯相为期。
客从西方来,遗我双白鹰。
呼童臂白鹰,翼有细篆绫。
长跪读篆绫,绫中竟何称。
上言各努力,下言利得朋。
过何仙姑祠·其二
我思古仙人,道成羽化去。
朝游旸谷东,暮向西崦住。
广带飘长风,云鬟销烟雾。
时来戏人间,宴婉同欢处。
窈窕谁家子,捲帘当官路。
灼灼如蕣华,倾城一回顾。
不惜千金躯,长恐时光暮。
适意在闺房,孰谓丹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