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瓦 棺 寺 阁 唐 /罗 隐 下 盘 空 迹 上 云 浮 ,偶 逐 僧 行 步 步 愁 。暂 憩 已 知 须 用 意 ,渐 来 争 忍 不 回 头 。烟 中 树 老 重 江 晚 ,铎 外 风 轻 四 境 秋 。懒 指 台 城 更 东 望 ,鹊 飞 龙 斗 尽 荒 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步(bù bù)的意思:逐步,一步一步地进行或发展。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飞龙(fēi ló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盘空(pán k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空无一物,空荡荡的状态。
僧行(sēng xíng)的意思:僧人的行列,比喻人们按照既定的规矩、次序行事。
四境(sì jìng)的意思:指四周的环境或境况。
台城(tái chéng)的意思:指高大的城墙或堡垒。
行步(xíng bù)的意思:行走,步行。
须用(xū yòng)的意思:必须使用或需要使用
用意(yòng yì)的意思:用心思考和策划,意图。
云浮(yún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漂浮不定或变化无常。
争忍(zhēng rěn)的意思:争夺和忍耐
重江(zhò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水量浩大,形势雄壮。
- 翻译
- 脚下的路消失在云端,偶尔跟随僧人行走却满心忧愁。
短暂休息已知需要用心,渐渐靠近又怎能忍心不回头。
烟雾中的老树映照着傍晚的长江,铃声之外的微风带来了四野的秋意。
懒得再指向台城更东边,只看到喜鹊飞过,龙争斗之地只剩荒凉山丘。
- 注释
- 下盘:脚下的。
空迹:消失的足迹。
上云浮:升入云端。
偶逐:偶尔跟随。
僧行:僧人的行踪。
步步愁:每一步都充满忧虑。
暂憩:短暂休息。
须用意:需要用心。
争忍:怎能忍心。
烟中树老:烟雾中的老树。
重江晚:傍晚的长江。
铎外风轻:铃声之外的微风。
四境秋:四野的秋意。
懒指:懒得指向。
台城:古代南京的城池。
更东望:向东看。
鹊飞龙斗:喜鹊飞过,象征龙争斗。
尽荒丘:只剩下荒凉的山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眺望远方的情景。开篇“下盘空迹上云浮”一句,即刻画出诗人所站之地之高,视线之远,可与天空相接的意境。“偶逐僧行步步愁”则透露出诗人在登临过程中的心绪,既有随行者的孤独感,也有对景物的沉思。
“暂憩已知须用意”表明诗人在小憩后,即须集中精力观察周遭,而“渐来争忍不回头”则显示出诗人面对美好景色时,内心的挣扎和留恋。这里的“争忍”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情感纠葛。
下片“烟中树老重江晚”一句,通过烟霭中的古树和河流的宁静晚景,渲染出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意境。“铎外风轻四境秋”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在秋天的宁静与肃穆。
最后“懒指台城更东望,鹊飞龙斗尽荒丘”两句,诗人不仅以手指代替了心中的向往,而且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鹊飞、龙斗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出现的祥瑞之物,此处用来形容景色之奇特和壮观,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高远、超脱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韩使君分送芍药索诗因忆旧游
忆向西津棹酒船,维扬去结看花缘。
杖藜到处花辄好,夭红艳紫相留连。
散尽黄金携酒友,夜深明月还京口。
中流击楫来悲风,天阔参横移北斗。
俯仰光阴恰十春,二十四桥经战尘。
眼明忽见扬州种,衰病无因贾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