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鸺鸣近夜,山月迥随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角巾(jiǎo jīn)的意思:角巾是指古代士人所戴的一种帽子,代表了士人的身份和学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和学问。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青藜(qīng lí)的意思:指年轻人、青年人。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随人(suí rén)的意思:随着他人的意愿行事,没有自己的主见。
太乙(tài yǐ)的意思:指道教中的一个高级神仙,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才智。
吾子(wú zǐ)的意思:指自己的儿子,也可以泛指自己的后代。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小坐(xiǎo zuò)的意思:短暂地坐下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乌角巾(wū jiǎo jī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不屈不挠,坚定不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简陋书房中静坐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思。首句“小坐同吾子”,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接着,“荒斋寡四邻”一句,通过环境的描写,暗示了书房的简陋与孤独,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林鸺鸣近夜,山月迥随人。”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夜色中的林鸺叫声衬托出夜晚的寂静,而远处的山月则仿佛陪伴着诗人,给人以孤独而不失温暖的感觉。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亲近。
“太乙青藜杖,先生乌角巾。”这里引用了古代文人的形象,太乙是传说中的仙人,青藜杖是其常用的道具,而“先生乌角巾”则是古代学者常戴的头饰。这一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或友人学识渊博、超凡脱俗的赞美。
最后,“中宵莫说剑,恐益鬓毛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诫,希望对方在深夜时分不要谈论剑术或战争之事,以免增添愁绪,让白发更显新。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书房中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学问和和平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考试当涂次池阳崎岖山行石多可爱因用袁席之
平生爱奇石,如见古君子。
一卷窗牖间,时复为隐几。
兹行池阳路,终日乱山里。
道傍石丛生,牛羊乱虎兕。
中有篆籀文,鼎彝间罍洗。
纵横更簨虡,埋没见追蠡。
嗟予心好之,愧恨无能徙。
着手为摩挲,却立复睥睨。
有似南阳公,可就不可致。
是宜米元章,一见辄下拜。
徜可从予招,安车更加礼。
蓦山溪·刘郎老矣
刘郎老矣,倦入繁华地。
触目愈伤情,念陈迹、人非物是。
共谁携手,落日步江村,临远水,对遥山,闲看烟云起。
买牛卖剑,便作儿孙计。
朋旧自荣华,也怜我、无名无利。
箪瓢锺鼎,等是百年身,空妄作,枉迂回,贪爱从今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