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元 丰 行 示 德 逢 宋 /王 安 石 四 山 翛 翛 映 赤 日 ,田 背 坼 如 龟 兆 出 。湖 阴 先 生 坐 草 室 ,看 踏 沟 车 望 秋 实 。雷 蟠 电 掣 云 滔 滔 ,夜 半 载 雨 输 亭 皋 。旱 禾 秀 发 埋 牛 尻 ,豆 死 更 苏 肥 荚 毛 。倒 持 龙 骨 挂 屋 敖 ,买 酒 浇 客 追 前 劳 。三 年 五 谷 贱 如 水 ,今 见 西 成 复 如 此 。元 丰 圣 人 与 天 通 ,千 秋 万 岁 与 此 同 。先 生 在 野 故 不 穷 ,击 壤 至 老 歌 元 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载(bàn zǎi)的意思:半年的时间
不穷(bù qióng)的意思:没有穷尽,无限的意思。
草室(cǎo shì)的意思:指散乱无章、杂乱无序的房间或屋子。
赤日(chì rì)的意思:指炎热的夏日,太阳照射得非常猛烈。
倒持(dào chí)的意思:指颠倒持握,比喻本末倒置、颠倒是非。
电掣(diàn chè)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如闪电一样快速。
更苏(gēng sū)的意思:更加优秀或出色
龟兆(guī zhào)的意思:预示着坏事即将发生的迹象或征兆。
湖阴(hú yī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千变万化。
击壤(jī rǎng)的意思:指打破土壤,比喻有力的言辞或行动能够震动人心,引起共鸣。
浇客(jiāo kè)的意思:浇灌客人,指招待客人
龙骨(lóng gǔ)的意思:指房屋的主要承重结构,也比喻事物的主要支持或依靠。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秋实(qiū shí)的意思:秋天成熟的果实,比喻事物到了收获的季节。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田背(tián bèi)的意思:指农民背负着犁或者其他农具在田间劳作的场景。比喻人们勤劳努力地工作。
亭皋(tíng gāo)的意思:指高山的峰顶或山头。
万岁(wàn suì)的意思:表示祝福、庆贺,意味着希望某人或某事长命百岁、长久存在。
望秋(wàng qiū)的意思:指人们期望或渴望秋天的到来,表示期盼好事的发生或盛景的出现。
五谷(wǔ gǔ)的意思:五种主要的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梁和豆类。
西成(xī chéng)的意思:西进,向西方前进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秀发(xiù fā)的意思:指美丽的头发或优雅的发型。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元丰(yuán fēng)的意思:指物质财富丰富,充实富裕。
在野(zài yě)的意思:指某人或某团体失去权力、地位或职位,不再处于掌权的地位,而是在社会上处于边缘或被排斥的状态。
坐草(zuò cǎo)的意思:坐在草地上,表示休息、放松。
千秋万岁(qiān qiū wàn suì)的意思:形容人民的事业或事物长久永存,万古长存。
- 注释
- 翛翛:形容山色清冷。
龟兆:龟甲上的纹路,古人认为预示吉凶。
草室:简陋的草屋。
踏沟车:古代灌溉工具,踩动后引水灌溉。
亭皋:水边的高地。
旱禾:干涸的稻田。
牛尻:牛的臀部。
龙骨:古人认为龙的骨头有灵性,这里可能指装饰物。
元丰:宋神宗年号。
击壤:古代农夫游戏,象征安乐生活。
- 翻译
- 四周的山峦在红日映照下显得清冷,田地裂开像龟甲上的纹路显现。
湖阴先生坐在草屋里,看着人们踩着沟车期待秋天的收获。
雷声轰鸣,闪电疾驰,乌云翻滚,半夜时分雨水滋润了田野。
干旱的稻谷因雨水而生机勃勃,豆类植物枯死后又因雨而复苏,豆荚丰满。
他把龙骨倒置挂在屋檐下,买酒款待客人以酬谢他们的辛劳。
连续三年五谷价格低廉如水,如今丰收再次呈现这样的景象。
元丰年间,圣人与天意相通,这样的繁荣将延续千年万代。
先生虽然身在乡野,但生活并不困苦,一直唱着歌颂元丰年的歌曲直到老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图景,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开篇四句通过“翛翛映赤日”、“龟兆出”等意象,勾勒出一个静谧而生机勃勃的山野景象。诗人在湖阴先生的草室中,看着农事活动,感受到秋天丰收的喜悦。
接下来的八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农事的艰辛:雷雨交加、旱情初伏,以及豆死而苏,这些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农业生产的不易。同时,诗人提到“三年五谷贱如水”,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而今岁西成复如此,则表明作者对于丰收的期待。
最后两句“元丰圣人与天通,千秋万岁与此同”则是对宋朝皇帝的颂扬,以及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诗中多次出现“元丰”的字眼,是在强调这一时期的繁荣与和平。而结尾处,“先生在野故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则是诗人自述其志,不因身处田园而感到贫乏,反倒是在耕作中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对元丰年间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更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表达了对时代的认同和对未来美好的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