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定(chán dìng)的意思:指心境平静安宁,思维专注集中的状态。
道理(dào li)的意思:指事物的原理、道理或规律,也指正确的观念、见解。
定性(dìng xìng)的意思:对事物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将其归类为特定的性质或类别。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昏蒙(hūn mēng)的意思:昏暗模糊,不清楚明白。
寂默(jì mò)的意思:指不说话或保持沉默的状态。
机关(jī guān)的意思:指精密的设计和巧妙的安排,也指用来处理事务或解决难题的智谋和手段。
几许(jǐ xǔ)的意思:一些,几个,多少
鉴照(jiàn zhào)的意思:通过观察比较,以此为鉴,照亮自己的心智。
解说(jiě shuō)的意思:用语言或文字来解释、说明事物的意义或道理。
明鉴(míng jiàn)的意思:明鉴意为清楚明白的审视和鉴别,能够正确判断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善恶(shàn è)的意思:指善良和邪恶,道德善恶的区分。
万法(wàn fǎ)的意思:指法律、规章制度等各种法则和条文。
妄想(wàng xiǎng)的意思:妄想指的是没有根据或实际依据的想法或幻想,通常是指不切实际的、不现实的幻想。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性心(xìng xīn)的意思:指人性的本能和内心的欲望。
修行(xiū xíng)的意思:指修炼道德修养,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应现(yìng xiàn)的意思:指事物按照规律或预测所发生的现象。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 注释
- 何为:什么是。
禅定性心同:禅定之心与万物外的真理相通。
真如:真理,佛教中的永恒不变之理。
物外空:超越物质世界的空灵境界。
几许:多少。
修行:修炼、修行。
缘上得:通过修行获得。
惑多:烦恼众多。
妄想:不切实际的想法。
障于聪:阻碍了智慧。
名彰:名声显赫。
道理:原则、道理。
千世永:流传千年。
善恶:善行与恶行。
万法:万事万物。
应现:显现。
机关:事物的本质或机制。
俱寂默:都归于寂静无声。
明鉴:明察的眼睛。
照昏蒙:照亮昏暗不明的地方。
- 翻译
- 什么是禅定之心,与万物外的真理相通?
多少修行才能领悟,烦恼妄想遮蔽了智慧的耳聪。
名声和道理流传千年不变,善恶皆在万事万物之中。
显现的机制都归于寂静,这才明白明察秋毫照亮昏暗。
-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赵明诚(即赵炅)的《缘识》系列之中的第四十一首。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禅定修行的深刻理解和体悟,以及他对佛法真理的探索。
“何为禅定性心同,解说真如物外空。”此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定的认识,即通过禅定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自性的合一,以及对宇宙真理(真如)的理解,那就是万物皆为空幻的本质。
“几许修行缘上得,惑多妄想障于聪。”这两句则揭示了作者对于修炼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即尽管通过修行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但心中的迷惑和错误的思想往往成为理解真理的障碍。
“名彰道理千世永,善恶都归万法中。”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传承不息,以及一切善恶行为最终都会回归到宇宙法则之中的信念。
最后,“应现机关俱寂默,始知明鉴照昏蒙。”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境界,那是在万象皆静,心如止水的状态下,通过内在的智慧(明鉴)来照亮那些心灵深处的迷惑与不明。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赵炅对于佛教哲学的精妙理解和个人修行的经验之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宇宙真理以及人生善恶的一种超然与包容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辨毕方
比屋皆良民,为盗岂无以。
富足义所生,贫穷盗之始。
冻饿家无储,追呼官不已。
妖幻随鼓之,安得不群起。
纵火资盗威,势固自应尔。
可笑说者愚,辄欲效柳子。
赤文而白章,召祸岂其理。
东南瓦砾墟,所向辄千里。
如何好事者,逐此不逐彼。
黄汇征以石菖蒲一本相遗石圆而苍小窍数十大率与蜂窼无异又类莲房窍中皆菖蒲地也石生海旁俗号羊肚云
细腰结垂窼,藏精事生育。
儿已傅翼飞,孤悬尚凭屋。
水仙脱霓裳,美实青如簇。
实尽秋房枯,众窍存虚目。
何人得二物,妙手夸神速。
摩搓小变之,形在质为玉。
徐拾菖蒲子,小大量其腹。
一种一根青,有地皆充足。
浸以西山泉,秀色遂可掬。
使我读书舍,凉意无三伏。
常若菰蒋中,静看江湖绿。
奉贶宜有诗,所愧诗篇俗。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