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夷(bó yí)的意思:指遵循道义原则,舍弃权力和利益的人。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烈士(liè shì)的意思:指为国家、民族、正义事业等英勇牺牲的人。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史传(shǐ chuán)的意思: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记载、传说、故事等。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万钟(wàn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宏大。
妄取(wàng qǔ)的意思:盲目地追求某种目标,而不顾现实条件和实际情况。
一介(yī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才能、地位等方面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有志(yǒu zhì)的意思: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志愿(zhì yuàn)的意思:指自愿、主动地做某事,表达出积极、热情、无私的精神。
锱铢(zī zhū)的意思:形容非常计较小事情,一点儿也不肯放过。
自处(zì chǔ)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自我调整,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不依赖他人,也不被外界影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上人们为了微小的利益而争斗不休的场景,展现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诗人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行为和态度,揭示了道德与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首句“世人争锱铢,未语色已变”,开篇即点明了主题,描述了人们在利益面前的急躁和不耐烦,即使尚未开口争论,脸色已经变得紧张和焦虑。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心态,人们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接着,“居然面颈赤,自处亦已贱”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在追求利益时的外在表现和内心状态。面色通红,不仅是因为情绪激动,也可能象征着内心的羞愧和自我贬低。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尊严,也破坏了与他人的关系,体现了个人道德修养的缺失。
“宁知烈士胸,渠自有志愿”则转向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烈士,通常指为国家或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人。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坚守理想、不为物质所动的人的敬仰之情。他们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不受世俗利益的诱惑,展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介不妄取,万钟我亦倦”强调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无论面对多大的诱惑,真正的君子都不会轻易伸手,因为他们深知贪欲带来的痛苦和罪恶感。这种态度体现了对道德原则的坚持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珍视。
最后,“古人有伯夷,名冠太史传”以历史上的伯夷为例,进一步强调了高尚人格的价值。伯夷是古代著名的义士,因拒绝为周朝服务而隐居山林,最终饿死。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通过引用伯夷的例子,诗人呼吁人们学习先贤的高尚品质,追求精神的富足而非物质的满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和对高尚人格的颂扬,探讨了道德与价值观念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忘记内心的道德准则和精神追求,鼓励人们坚守正义,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