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奈(bù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或无法承受的困境或痛苦。
不经(bù jīng)的意思:不经意地、不经过思考地。
春罗(chūn luó)的意思:指春天的罗网,比喻美丽的陷阱或诱人的陷阱。
翠楼(cuì lóu)的意思:指建筑物或庭园中的绿色楼阁。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倦客(juàn kè)的意思:指疲惫的旅客或客人。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南陌(nán mò)的意思:指南方的大道或街道。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枉教(wǎng jiào)的意思:白白地教导或劝告,形容劝告的话没有起到作用。
湘裙(xiāng qún)的意思:湘裙是指湖南地区传统的女子裙子,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远眼(yuǎn yǎn)的意思:远眺远望。
驻马(zhù mǎ)的意思:指马匹停驻在某地,形容行军途中临时休息。
- 注释
- 倦客:词人自指。
南陌:游乐之地。
翠楼:词中指妓馆歌楼。
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着春罗:云见芳草触动愁思,不免忆起着春罗湘裙的歌童舞女,勾引起对昔年繁华生活的缅怀。
婆娑:盘旋起舞。
- 翻译
- 倦客如今已老矣,而春天还像旧时一样,每年都如期来到人间。可是我的心情已与过去大不相同,只能发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了。回忆以前经常在西湖一带泛舟西湖,观景看花,饮酒听歌,几无虚日。
云见芳草触动愁思,不免忆起着春罗湘裙的歌童舞女。现在的一些歌伎舞女,她们打扮得比旧时歌伎舞女更加娇艳。西湖边上的婀娜柳枝临风婆娑而舞,只能令人追忆当年之歌喉舞腰而已。
-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史达祖的《临江仙·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对往昔时光和旧地依恋之情的诗篇。
首句“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中的“倦客”指的是旅途中疲惫的行者,即词人自己。这两句话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和过去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奈。
接着,“几曾湖上不经过。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描述了词人在旅途中的景象和心情。他似乎常常经过那片湖水,看着春天里的花朵而沉醉,也时常驻足于翠绿的楼阁中高声歌唱。这些画面展示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著春罗”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词人远望着那生长在远方的香草,不禁想起了旧日所穿的绣衣(即“湘裙”),这些都是对往昔生活的一种怀念。
最后,“枉教装得旧时多。向来箫鼓地,犹见柳婆娑”中的“枉教”有虚度、不真实之意,表达了词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与过去之间差距的感慨。最后一句则描绘了一种依旧的情景,即词人在往昔常演奏箫鼓的地方,现在虽然岁月已逝,但仍能见到那些婆娑摇曳的垂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过去时光的一种留恋。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旅途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忧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