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编简(biān jiǎn)的意思:修整整齐,整理有序。
彻旦(chè dàn)的意思:
达旦,直至天明。《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班 尹 陶陶於永夕” 李善 注引《东观汉记》:“ 尹敏 与 班彪 相厚,每相与谈,常晏暮不食,昼即至冥,夜彻旦。”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终日沉饮,听 郑 卫 之声,与胡乐合奏,自昏彻旦,谓之聒帐。”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前》:“风雨彻旦,溪喧如雷。” 清 龚自珍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
初志(chū zhì)的意思:
原来的志原。 三国 魏 曹植 《黄初六年令》:“欲修吾往业,守吾初志。” 唐 韩愈 《薛公墓志铭》:“公之初志,不以事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辛苦跋涉而来,为父骨耳。汝不归,初志为何也?” 郭沫若 《羽书集·致华南友人们》:“任何的残虐惨酷,都不足阻挠我们的初志。”
大学(dà xué)的意思:大学指的是高等学府,是指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学校。
尔来(ěr lái)的意思:自从那时以来;从那个时候开始。
赋性(fù xìng)的意思:
[释义]
(名)天性。
[构成]
偏正式:赋(性
[例句]
赋性刚强。(作主语)负荷(fù hè)的意思:指承担或忍受重负,承担责任或压力。
好勇(hǎo yǒng)的意思:形容人虽然勇敢,但不善于战斗或不愿意争斗。
弃唾(qì tuò)的意思:指不再嘲笑或轻视某人,不再对其抱有不满或敌意。
呻吟(shēn yín)的意思:指痛苦或不满时发出的低声呻吟声,也可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感。
嗜书(shì shū)的意思:热爱读书,对书籍有浓厚的兴趣和渴望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无那(wú nà)的意思:没有那么;并非如此
慵惰(yōng duò)的意思:懒散,不努力,不勤奋。
志略(zhì lüè)的意思:指人的志向和谋略。
自励(zì lì)的意思:自我鼓励,自我激励,勉励自己努力向前。
- 翻译
- 我年轻时虽然酷爱读书,但天性确实懒散。
起初的理想尚未实现,白发却已无法抵挡。
我的孩子还崇尚勇武,世间琐事在他眼中如同唾弃之物。
他在书籍中痛苦挣扎,整夜不眠。
近年来我更加自我激励,每天至少阅读一遍《易经》。
我努力完成大学学业,因为我的道路需要承载重任。
- 注释
- 我:主语,指代诗人自己。
嗜:喜好,热爱。
慵惰:懒散,懈怠。
初志:最初的志向。
酬:实现,达成。
无那:无法忍受,无可奈何。
吾儿:我的儿子。
好勇:喜好勇武,有冒险精神。
弃唾:视为不屑,轻视。
呻吟:苦闷,挣扎。
编简:书籍。
彻旦:通宵。
愈自励:更加自我激励。
日读易一过:每天阅读《易经》一次。
大学功:大学学业。
吾道:我的道路,人生道路。
负荷:承担,肩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岁暮杂感四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晚年对读书求学的感慨。诗中,诗人自述年轻时虽然热爱读书,但性格懒散,壮志未酬,白发已生。他看到儿子充满活力,对世事看得很淡,整日沉浸在书籍之中,甚至废寝忘食。诗人受到儿子的激励,开始更加努力,每日研读《易经》,希望能完成大学问,承担起传承自己学术道路的责任。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责任担当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