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扬州·其二》
《至扬州·其二》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谯鼓鼕鼕入四更行行三五入西城。

隔壕喝问无人应,怕恐人来捉眼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喝问(hè wèn)的意思:喝问是指大声质问或者强烈追问。

怕恐(pà kǒ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胆小怕事,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谯鼓(qiáo gǔ)的意思:指善于歌颂赞美的人。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四更(sì gēng)的意思:指凌晨时分,即夜里三更之后的时刻。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眼生(yǎn shēng)的意思:生疏、不熟悉

翻译
谯楼上的鼓声咚咚敲响,已经进入深夜四更时分。
我独自行走,每行约三五步进入西城的范围。
注释
谯鼓:古代城楼上的更鼓,用于报时。
鼕鼕:形容鼓声沉重有力。
四更:一夜分为五更,四更指深夜。
行行:行走的样子,每一步。
西城:指诗人要去的方向或目标区域。
隔壕:隔着护城河。
喝问:大声询问。
无人应:没有人回应。
捉眼生:被人认出或发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行走在荒凉城郭间的孤独与紧张氛围。"谯鼓鼕鼕入四更",这里的“谯鼓”指的是守城的鼓声,用来报时,"四更"则是古代分日为五更的计时法中的最后一个时段,大约相当于现代的晚上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三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夜的静谧与寂寞感。

"行行三五入西城",这里的“行行”是步行的意思,“三五”则可能指的是三五里路的远近,不一定是确切的距离测量,而是表达诗人在深夜中孤独地走向西城。这样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空旷与凄凉。

"隔壕喝问无人应",“隔壕”意味着隔着城垣或其他障碍,“喝问”是大声询问,但得到的却是沉默,无人回应。这不仅增加了夜晚的寂静感,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怕恐人来捉眼生",最后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恐惧,他害怕有人突然出现,那种紧张与惊恐如同生出新的恐惧。这里的“眼生”可能是指那种突如其来的惊吓,让人感到一种由视觉带来的突兀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和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在深夜中独行的人所面临的孤独、恐惧与不安。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秋夕湖上

云边雁影半浮沉,一片征帆万里心。

水月光涵疑雪夜,小舟乘兴欲山阴。

(0)

咏草

梦觉池塘碧草萋,风摇烟湿已菲菲。

绵联山色不知远,惆怅王孙何日归。

微质亦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

芳根纵腐犹能化,舞蝶流莺到处飞。

(0)

宝积寺

宝积重来异昔年,修廊千步辟山边。

南分灵派渠行玉,北敞高台花雨天。

日照青林犹带润,云收翠崦尚藏烟。

庞眉老子升猊坐,不惜家风示众贤。

(0)

天中山

兹山陂陀但盈尺,其下盘根乃无极。

勇如共工莫可触,力敌愚父无能役。

开辟以来传至今,形势虽小当天心。

斗极回旋未易测,日影短长犹可寻。

石旁阴穴穿洞府,中有神物为之主。

祷祠往往见光景,暵旱时时作霖雨。

由来丘山贵灵不贵大,正复陂陀亦何怪。

(0)

中秋月二首·其二

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悲欢徒自感,圆缺本无情。

天外有相忆,世间多江平。

嫦娥难借问,寂寞趁西倾。

(0)

人间可哀之曲

天上人间兮会合疏稀。日落西山兮夕鸟归飞。

百年一饷兮志与愿违。天宫咫尺兮恨不相随。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