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扬州·其二》全文
- 翻译
- 谯楼上的鼓声咚咚敲响,已经进入深夜四更时分。
我独自行走,每行约三五步进入西城的范围。
- 注释
- 谯鼓:古代城楼上的更鼓,用于报时。
鼕鼕:形容鼓声沉重有力。
四更:一夜分为五更,四更指深夜。
行行:行走的样子,每一步。
西城:指诗人要去的方向或目标区域。
隔壕:隔着护城河。
喝问:大声询问。
无人应:没有人回应。
捉眼生:被人认出或发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行走在荒凉城郭间的孤独与紧张氛围。"谯鼓鼕鼕入四更",这里的“谯鼓”指的是守城的鼓声,用来报时,"四更"则是古代分日为五更的计时法中的最后一个时段,大约相当于现代的晚上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三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夜的静谧与寂寞感。
"行行三五入西城",这里的“行行”是步行的意思,“三五”则可能指的是三五里路的远近,不一定是确切的距离测量,而是表达诗人在深夜中孤独地走向西城。这样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空旷与凄凉。
"隔壕喝问无人应",“隔壕”意味着隔着城垣或其他障碍,“喝问”是大声询问,但得到的却是沉默,无人回应。这不仅增加了夜晚的寂静感,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怕恐人来捉眼生",最后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恐惧,他害怕有人突然出现,那种紧张与惊恐如同生出新的恐惧。这里的“眼生”可能是指那种突如其来的惊吓,让人感到一种由视觉带来的突兀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和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在深夜中独行的人所面临的孤独、恐惧与不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天中山
兹山陂陀但盈尺,其下盘根乃无极。
勇如共工莫可触,力敌愚父无能役。
开辟以来传至今,形势虽小当天心。
斗极回旋未易测,日影短长犹可寻。
石旁阴穴穿洞府,中有神物为之主。
祷祠往往见光景,暵旱时时作霖雨。
由来丘山贵灵不贵大,正复陂陀亦何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