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面(bàn miàn)的意思:指人的面部表情或态度只显示出一部分,而隐藏了真实的想法或情感。
不羡(bù xiàn)的意思: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点。
朝昏(cháo hūn)的意思:指白天和黑夜,昼夜更替,时间的变化。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道情(dào qíng)的意思:指人们在言辞、神态、行动等方面所表达的情感和意思。
动行(dòng xíng)的意思:行动起来,运动起来。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良朋(liáng péng)的意思:指良好的朋友或亲密的伙伴。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请教(qǐng jiào)的意思:向人请教问题或寻求帮助
深秋(shēn qiū)的意思:指秋季深入,表示时间已经进入秋季的深处。
闻名(wén míng)的意思:指声誉好,名声远播。形容人或事物的名气非常大。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行旌(xíng jīng)的意思:行军时的旗帜
遥同(yáo tóng)的意思:指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心灵相通,感情相亲。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 鉴赏
这首诗《寄送当路》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王邦畿所作。诗中以“野人”自喻,表达了对“当路”(即有权势之人)的仰慕与渴望接近之情。诗人在描述自己内心愿望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不羡慕古人仅凭一面之交便能结下深厚友谊的态度,强调了心灵相通的重要性。
首联“野人耳里久闻名,况有良朋每道情。”开篇点题,诗人自称为“野人”,表示自己虽身处边缘,却久闻“当路”之名,并且有良朋常提及他们的风采,表达了对权势人物的向往和尊敬。
颔联“正拟朝昏频请教,又逢车马动行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他打算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向“当路”请教,希望能得到指点和帮助。然而,现实中的“车马动行旌”象征着“当路”繁忙的公务生活,使得诗人难以接近。
颈联“高山昨夜遥同月,流水深秋近隔城。”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夜晚的高山仿佛与明月相映,象征着诗人与“当路”虽相隔遥远,但心存向往;而深秋时节的流水则隔着城市,形象地表达了虽然物理距离存在,但情感并未被阻隔。
尾联“不羡古人誇半面,梦魂相见即平生。”诗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并不羡慕古人仅凭一面之交就能结下深厚的友谊,而是认为真正的友谊在于心灵的相通。即使只能在梦中与“当路”相见,也足以满足他一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权势人物的仰慕、对友谊真谛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