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老所压,乃与枯柘类。
唯于读诵中,味出甘柘外。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不依(bù yī)的意思:不依指不依赖、不依靠,表示自立自强、不依赖他人的意思。
出家(chū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家庭,放弃尘世的事物,投身于宗教修行或出家修道。
读诵(dú sòng)的意思:读书并朗诵出来。
甘柘(gān zhè)的意思:指对别人的帮助和关心表示感激之情。
后时(hòu shí)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的时候。
昏睡(hūn shuì)的意思:指睡得非常沉,醒来时意识模糊。
既后(jì hòu)的意思:既后意为“既然这样,那么以后就……”。表示事情既已发生或已经决定,那么以后就按照这个决定或情况行事。
沙人(shā rén)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没有生气活力的人。
我身(wǒ shēn)的意思:指自己的身体或个人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止观(zhǐ guān)的意思:指停止观察、观察停止。也可表示不再关注、不再思考。
作算(zuò suàn)的意思:指人心中暗自计算、盘算。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修行和知识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我身如甘柘,既压无复味”,诗人将自己比作被压榨过的甘柘,比喻人生的经历如同甘柘被榨干汁液的过程,失去了原有的甜美与活力。接着,“一为老所压,乃与枯柘类”进一步阐述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个人的生命状态逐渐趋向于枯萎,仿佛被时间的重压所改变,失去了生机与活力,与枯萎的甘柘相似。
“出家既后时,止观若昏睡”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出家修行的理解与反思。他认为自己出家的时间已经晚了,修行的状态如同昏睡一般,没有真正觉醒或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洞察。这表明了诗人对于自身修行状态的不满与自我审视。
最后,“唯于读诵中,味出甘柘外。不作算沙人,依语不依义”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他强调在阅读与诵读中寻找超越表面意义的深层价值,避免成为仅仅遵循教条而不深入理解其内涵的“算沙人”。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理解的深度追求,以及对独立思考与内在智慧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自省,探讨了人生、修行和知识追求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自我认知及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