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佥判建平书怀·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中百姓对苛捐杂税的不满与无奈。诗人虞俦通过描绘官府征税的严苛与百姓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首句“箕敛陈逋不问年”,形象地描绘了官府征收赋税时不分年龄、不顾百姓生活状况的残酷行为。“箕敛”形容官府像簸箕一样大量收取百姓的财物,“陈逋”指积欠的赋税,这里强调了赋税的沉重与频繁。这句诗揭示了官府对百姓剥削的无度。
次句“里胥促迫政骚然”,进一步描述了基层官员催缴赋税时的紧迫与混乱状态。“里胥”是古代管理乡里的小吏,他们负责催收赋税。在官府的压力下,这些小吏不得不加紧催缴,导致民怨沸腾,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后两句“关讥在野重为阱,敢望公家不税廛”,则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问题的根源。诗人指出,官府的苛捐杂税如同陷阱,不仅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还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官府不减税赋的强烈不满,暗示了对改革赋税制度、减轻百姓负担的渴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困境,以及他们对不公平赋税制度的反抗情绪,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