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冷频呵玉,胸寒屡掩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至(bù zhì)的意思:不到最坏的地步;不会达到那种程度
冬至(dōng zhì)的意思:冬至是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季的开始和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时刻。
风沙(fēng shā)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关书(guān shū)的意思:指关闭书本,不再学习。比喻停止学习或不再进取。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塞上(sāi shàng)的意思:指北方边塞地区或沙漠地带。
上风(shàng fēng)的意思:占据优势,处于有利地位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榆关(yú guān)的意思:榆关是指古代中国的边塞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关头。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大雪满地的寒冷景象时的内心感受与生活细节。首句“榆关书不至,雪又满平芜”以“榆关”暗喻边塞,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期待与失落,同时通过“雪满平芜”的景象,营造出一片肃杀、孤寂的氛围。接下来,“指冷频呵玉,胸寒屡掩酥”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抵御严寒的生活场景,手指因寒冷而需要呵气取暖,胸部也因寒冷而多次将衣物紧贴身体以保暖,细腻入微地展现了人物在寒冷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绿尝冬至酒,红拥夜深炉”则转而描写诗人如何在寒冷中寻求温暖与慰藉。冬至之时,品尝热酒,不仅是为了驱寒,更是一种节日的仪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夜晚时分,围炉而坐,红色的火焰映照着四周,不仅提供了实际的热量,也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既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也体现了他在艰难环境中寻找生活乐趣的精神。
最后一句“塞上风沙恶,征衣到也无”则将视角转向边塞,暗示了诗人可能身处边疆,或是对边疆战士的关切。这句话既是对边塞恶劣环境的描述,也是对边疆战士艰苦生活的一种间接反映。通过“征衣到也无”的疑问,诗人表达了对边疆战士是否得到足够衣物保护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们的深深同情和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严寒时的生存智慧、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关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江西诗呈游光化料院
江西多秀士,卓跞相后先。
其中最翘楚,无出黄陈前。
森然插天干,琢削草舍椽。
羌童扣金石,越女调管弦。
非无要妙音,难与韶濩传。
王风惜云远,屈宋美独专。
沉浓玄晖诗,典雅渊明篇。
少陵备众体,太白真谪仙。
微情寄风月,肺腑皆天然。
自从句中眼,一字千金钱。
于今百馀载,诵说如河悬。
人惟屋下屋,何以千万间。
正声日微茫,寂感空无边。
送连惟馨之小湖兼简程节推
本有瓜葛旧,况乃桑梓情。
浮云无定姿,飘泊湖溪滨。
春晴百花发,忍对江头别。
垂杨弄柔丝,含愁不能折。
湖溪故人心,寒潭照秋月。
一别经十年,俯仰伤契阔。
为言山中友,青阳半华发。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