穫云秋穗重,缲雪春丝长。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儿 馁 嗔 郎 罢 妻 寒 怨 藁 砧 唐 眉 山 诗 也 戏 为 笺 之 宋 /艾 性 夫 父 天 不 可 嗔 ,夫 君 不 宜 怨 。要 知 古 圣 贤 ,贵 在 素 贫 贱 。父 常 煮 字 不 成 饭 ,夫 常 织 文 不 成 绢 ,衣 粗 布 衣 齕 藜 苋 。去 耕 原 上 田 ,往 种 陌 上 桑 。穫 云 秋 穗 重 ,缲 雪 春 丝 长 。汝 温 汝 饱 官 征 忙 ,翁 出 校 书 为 汝 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不宜(bù yí)的意思:不适宜,不合适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春丝(chūn sī)的意思:指春天出现的新芽、新丝。比喻新生事物或新兴事物。
粗布(cū bù)的意思:指事物简陋、粗糙,没有精致的工艺或装饰。
父天(fù tiān)的意思:指上天、天父,常用于表示对上天的敬仰和依赖。
官征(guān zhēng)的意思:指官员征收赋税或征用民力。
可嗔(kě chēn)的意思:能够生气或发怒
藜苋(lí xiàn)的意思:指人们不得不依赖或接受的事物。
贫贱(pín jiàn)的意思:形容贫穷和贱贫的状态。
上田(shàng tián)的意思:指人们在劳动中勤奋奋发,积极向上。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校书(xiào shū)的意思:指校正书籍中的错误或补正缺漏。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织文(zhī wén)的意思:编织文字,指文辞华美细腻。
陌上桑(mò shàng sāng)的意思:指两相爱的人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在一起,心生离愁别绪。
- 注释
- 父天:指父亲如同天一般养育我们。
嗔:责怪, 怒。
夫君:丈夫。
不宜:不应该。
古圣贤: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素贫贱:平日里即使生活贫困。
煮字:读书学习。
饭:生计。
织文:纺织文章。
绢:丝绸。
衣粗布衣:穿粗布衣服。
龁藜苋:吃野菜。
耕原上田:在田野耕作。
种陌上桑:在路边种植桑树。
穫云秋穗:秋天丰收的庄稼。
缲雪春丝:春天纺出的洁白丝线。
官征忙:官府征税繁忙。
翁出校书:父亲外出读书。
偿:补贴。
- 翻译
- 对待父亲不应发怒,对丈夫也不宜心怀怨恨。
要知道古代的圣贤,贵在无论贫贱都能保持美德。
父亲常常研读文字却无法换得温饱,丈夫纺织文章也无法织成丝绸,穿着粗布衣吃着野菜。
你们去田野劳作,我去种植桑树。
秋天的庄稼硕果累累,春天的蚕丝绵长。
你们忙于官府征税,父亲读书来补贴家用。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妻子在家辛勤劳作,丈夫则外出忙于仕途的场景。开篇“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表达了对上天和丈夫的无奈与理解。接着“要知古圣贤,贵在素贫贱”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重视节俭生活态度的赞赏。
接下来的几句生动地描绘了妻子在家中的艰辛劳作:“父常煮字不成饭,夫常织文不成绢”,“衣粗布衣龁藜苋”写出了家庭经济的贫困和妻子的勤劳。诗中还具体描述了农事活动,“去耕原上田,往种陌上桑”表明了生活的艰辛与对未来所寄予的希望。
“穫云秋穗重,缲雪春丝长”则是对季节变化和纺织劳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时间流逝和妻子不懈努力的画面。“汝温汝饱官征忙,翁出校书为汝偿”这几句诗展示了丈夫在外辛勤工作、读书求学以改善家庭状况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家境的描述和对古圣贤生活态度的赞美,展现了封建社会下层人民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夫妇之间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的情感和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