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僧依石坐,有鬼隔云呼。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方的《琴台》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神秘的山水画面。
首句“藓晕坡陁碧”,以“藓晕”形容山石上青苔斑驳的美丽,与“碧”字相呼应,勾勒出一片苍翠欲滴的山色。这里的“坡陁”二字,既描绘了山势的起伏不平,也暗示了环境的险峻,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野趣和神秘感。
次句“沙痕突兀孤”,将视线转向地面,通过“沙痕”的形象,展现了沙漠或沙滩上的痕迹,这一“孤”字不仅指出了痕迹的孤立,更暗含了诗人对孤独、寂寞情感的抒发,同时也与前一句的“碧”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
后两句“无僧依石坐,有鬼隔云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神秘的意境。前半句“无僧依石坐”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连僧侣都难以寻得一处静谧之地,强调了环境的荒凉与人迹罕至。后半句“有鬼隔云呼”,则引入了超自然元素,仿佛是远方传来的声音,增加了画面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神秘感的山水世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次卿兄还新安
闻君戒明发,值此深秋时。
相送碧山下,殷勤荐离卮。
与君夙通谱,况尔学同师。
所期在闻道,肯为矜文辞。
易通久沦没,遗书亦参差。
向非考亭翁,入德将焉施。
驾言各勇往,实践仍精思。
圣贤去千载,凛凛如在兹。
君归歙水上,岂徒事耘耔。
至言启茅塞,予方日孜孜。
西湖四景
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
满船罗绮载花酒,燕歌赵舞留行云。
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
芙蓉秋晓传清香,西施初洗匀新妆。
中秋月魄两相照,玉壶皎洁无纤芒。
严冬凛凛霜雪天,银山玉树相钩连。
薄雪远草相掩映,似无似有虚无间。
百年人事有尽处,四时景物无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