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尔迷未醒,方予热正侵。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逮(bù dǎi)的意思:无法逃脱、无法抵挡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廛居(chán jū)的意思:指商贸繁荣的地方
成林(chéng lí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密集如林。
湖滨(hú bīn)的意思:指湖边,泛指水边。
居多(jū duō)的意思:占据多数;数量较多。
墙阴(qiáng yīn)的意思:指在墙的阴影里,比喻隐藏在背后或不显露出来的地方。
无嫌(wú xián)的意思:没有嫌隙、没有怨恨。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野思(yě sī)的意思:指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不受拘束的思考方式。
移种(yí zhǒng)的意思:移动植物的种子或苗木,使其生长在新的地方。
- 注释
- 湖滨:湖边。
宜:适合。
草木:花草树木。
修竹:高大的竹子。
三寻: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六尺。
廛居:城市住宅区。
野思:接近自然的想法。
移种:移植种植。
墙阴:墙边阴凉处。
及尔:当你。
迷未醒:还在梦中。
热正侵:正感受到炎热。
无嫌:不必担心。
不逮本:无法达到原本。
地薄:土地贫瘠。
肯成林:愿意努力生长成林。
- 翻译
- 湖边最适合种植花草树木,高大的竹子可以长到三寻之高。
在城市住宅区,人们常有接近自然的想法,于是把竹子移到靠近墙边的地方阴凉处。
当你还在梦中未醒时,我这里正感受到炎热的侵袭。
不必担心竹子无法达到原本的高度,即使土地贫瘠,它也愿意努力生长成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咏竹二首》中的第一首,主要描绘了湖边竹子的生长环境和诗人对竹子的赞赏。"湖滨宜草木,修竹可三寻",开篇即写出湖畔之地适宜各种植物生长,而修长的竹子尤其引人注目,高达三寻(古代八尺为一寻),展现出竹子的挺拔与生机。"廛居多野思,移种近墙阴",诗人寓言般地表达了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内心渴望回归自然,将竹子种植在墙下,以求片刻宁静。
"及尔迷未醒,方予热正侵",这里可能暗指竹子的特性——即使在炎热中也能保持清醒,给诗人带来清凉的感觉。"无嫌不逮本,地薄肯成林",诗人赞美竹子不挑剔生长条件,即使土壤贫瘠,也愿意努力生长,显示出坚韧不屈的精神,期待它能逐渐繁茂成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咏竹,寄寓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句
国蟠蜗角小,地接犬牙深。
雨暗蛟龙出,天晴鹳鹤回。
江路篁犹箨,山田稻始苗。
黄归幽径犊,青聚古祠鸦。
洒竹鸣宫女,持弓泣野臣。
雨蒸归日路,云合去时山。
衡庐树入青天尽,章贡波翻白日来。
中天日月回金阙,南极星辰绕玉衡。
交龙拥日明丹扆,飞凤随云绕画车。
载笔旧登天禄阁,将书还到大明宫。
百粤云山连楚大,六朝烟树入隋荒。
焚香凤阁春开宴,鸣玉龙池午散朝。
题水村图
坐窗不遨呻蠹竹,兀兀那知髀生肉!
眼明见此水边村,浣我胸中尘百斛。
荒山寂历苍烟斜,惊风飒飒鸣蒹葭。
平沙暮寒群雁起,垂柳掩映幽人家。
风流王孙摩诘手,妙处端如神所授。
等閒点缀皆精妍,怪底秋光生户牖。
我家本住松江滨,恍然一见融心神。
他年卜筑遂君志,留取青山容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