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秋雨清,竹树变愁静。
高林飒已落,鸣雁去方永。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南堂内的景象,雨后的清新宁静与诗人自身的感受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南堂秋雨清",寥寥五字便勾勒出秋雨过后南堂的清凉与寂静,仿佛能听到雨滴敲打屋檐的声音。"竹树变愁静",通过竹树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愁绪,使得静谧的环境更显深沉。
"微寒病体苏",诗人借微寒之气提神,暗示身体因秋雨而略有不适,但此刻却因这股凉意而恢复了一些活力。"燕坐尘事屏","燕坐"即闲坐,"尘事屏"则表示暂时抛开了俗世的琐事,心境得以平静。
"高林飒已落,鸣雁去方永",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落叶纷飞,大雁南飞,这些景象增添了季节的感伤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以"何以消沉忧,予心在箕颍"收束全诗,表达了自己想要摆脱忧虑,回归自然,向往清静生活的愿望,将思绪寄托在遥远的箕山颖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中的南堂,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事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