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近无西事消息》
《近无西事消息》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此心除国雠,安得借前筹

未报将军捷,空增壮士忧。

谁能占太白,试为上高楼

自恐匣中剑,精光斗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斗牛(dòu niú)的意思:指两头野牛交锋的场面,比喻力量相争或争斗激烈的情况。

犯斗(fàn dòu)的意思:指在斗争中犯错误、犯难、犯困难。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国雠(guó chóu)的意思:指国家的耻辱或国家受到的侮辱。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精光(jīng guāng)的意思:形容非常明亮、非常光亮。

军捷(jūn jié)的意思:军队取得胜利,捷报传来。

前筹(qián chóu)的意思:准备工作或筹备工作。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近无西事消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英勇将士的崇高敬意。

首句“此心除国雠,安得借前筹”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的心志——除去国家的仇敌,才能安心地筹划未来。这反映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接着,“未报将军捷,空增壮士忧”两句,通过对比将军的战功与壮士的担忧,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牺牲。将军的胜利并未带来和平与安宁,反而让壮士们更加忧虑,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民生活的破坏。

“谁能占太白,试为上高楼”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太白星在古代被视为预示战争的星辰,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同时,诗人也鼓励人们登高望远,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自恐匣中剑,精光犯斗牛”两句,以剑喻国家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力量的自信和对未来的希望。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国家的力量依然能够像剑一样,光芒万丈,保卫国家和人民。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敏锐洞察。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代送陈都大赴召

庭前梧叶西风起,三峡秋光净如洗。

仙帆一舸此入觐,灵鼍击鼓冯夷喜。

七闽山水天下奇,摧秀搴英瑞斯世。

要知旷代乃一见,凤巢阿闾麟游畤。

彤庭紫闼足夷步,万里西来将使指。

西南榷牧古所重,阴削盗资宽国计。

台家选任皆伟人,远极陇秦包越巂。

我公经略出咳唾,凛凛霜威肃颓靡。

飞声一日到冕旒,四辇促还不留辔。

从来大材须大用,岂有如公才一使。

东夷盟血犹未乾,豺豹固应防啮噬。

公归为国须远谋,平跻两禁躐三事。

飘零孤翮得广厦,晨啄暮栖方窃庇。

骊驹清唱不忍闻,东望慨然增叹喟。

他时黄阁未遐遗,犹愿登堂拜簪履。

(0)

雨后有月江上作

雨止夜色静,涨生江浪浮。

碧云度星汉,明月照汀洲。

倏忽阴晴异,苍茫意绪秋。

微吟不须苦,下有未眠鸥。

(0)

过新津游修觉山

旧闻修觉寺,苇岸却维舟。

句法雄千古,山形尽数州。

野宽仍据会,江合却分流。

畏暑犹如此,吾方事远游。

(0)

长芦次德茂韵

捲雪奇观千丈澜,诗情撩动未应悭。

却收浙右三年梦,仍对淮南数尺山。

靴板随人元自漫,田园觅去正须閒。

风樯独立看飞燕,家在孤云落照间。

(0)

元质携客渡江饮于村店

一篙寒碧碎鳞鳞,数尺孤舟仅著身。

江水煮鱼还地脉,瓦盆盛酒见天真。

颇容老子赊閒日,聊与青山作主人。

不用樽前罗粉黛,远峰元解作眉颦。

(0)

山中遣兴五首·其四

日薄愔愔热,江浑漫漫流。

蝉为合尖响,燕作掺裾愁。

枣熟成群打,禾登扫地收。

展眉欣一饱,八月又防秋。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