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朝诗·其四》
《早朝诗·其四》全文
明 / 杨子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向曙趋朝玉佩和,露华满地湿绯罗。

更番奏对银台罢,听得西班六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更番(gēng fān)的意思:更番指不断变更、更换,形容频繁改变、不断变动。

六科(liù kē)的意思:指古代科举考试中的六个科目,分别是经义、礼义、文义、法义、兵义和医义。后来也用来形容全面的学问知识。

露华(lù huá)的意思:指春天到来,大地上的花朵开始绽放。

趋朝(qū cháo)的意思:指人们追逐权势、趋附权贵,以获取好处或提升地位。

西班(xī bān)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变化、反转。

向曙(xiàng shǔ)的意思:指天亮之前,曙光初现的时刻。

银台(yín tái)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地位崇高的官员或权贵之家。

玉佩(yù pèi)的意思:指玉质的佩饰,比喻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东西。

奏对(zòu duì)的意思:指两人或多人合作默契,互相呼应,达到协调一致的境地。

鉴赏

这首明代杨子器的《早朝诗(其四)》描绘了清晨上朝的情景。首句"向曙趋朝玉佩和",通过"向曙"展现天色尚早,官员们已起身前往朝廷,"玉佩和"则暗示了官员们的仪态庄重,衣饰精美,行走时玉佩相碰发出清脆的声音。

"露华满地湿绯罗"进一步描绘环境,早晨的露水打湿了官员们的红色官袍,营造出一种清新而肃穆的氛围。这里以露珠象征着朝堂的神圣与清新。

"更番奏对银台罢",描述官员们轮流出列奏对政务完毕,"银台"代指朝廷中枢,显示出政务的繁忙与重要性。

最后一句"听得西班唤六科"则是细节描写,"西班"指西阶的官员,"六科"是明朝的六部,此处意味着官员们听到召唤,准备接受新的任务或指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朝早朝的庄重、忙碌与有序,体现了官场生活的严谨与规矩。

作者介绍

杨子器
朝代:明

杨子器(生年年不详)。字名父,号柳塘。浙江慈溪人。明成化进士。弘治九等(1496年)任常熟知县,多德政。兴水利,筑堤防;召回流亡在外的人耕作;立“岁征法”,奖励提早纳粮;允许农户将“折粮银”先从事副业,待春半粮贵时交纳;又整顿徭役,按籍定役;讼狱审理及时,刑罚惩而不残。后升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对边疆事务多有建白,官至河南左布政。工于诗文,曾与邑人桑瑜等纂修《常熟县志》4卷刊行。
猜你喜欢

清明日泛舟

似晴欲雨养花天,湖中冉冉生白烟。

波光夹岸绿无际,买得扁舟春可怜。

可怜最是清明节,青青踏处盈盈袜。

陌上渐歌桑,渡头仍弄楫。

燕燕正飞来,莺莺啼未歇。

几树啼莺歇更啼,几家芳草绿初齐。

桥回野渡还官渡,路接山溪又水溪。

山边水边春风起,松花柳花飞不已。

春风摇荡棹歌前,花香撩乱蓬窗底。

棹击空明溅酒衣,中流容与澹忘归。

西林落日东林暝,隔水渔灯映远扉。

(0)

柳浪溪

山青秋雨后,人坐秋风里。

平沙下鸥鹭,簌簌动芦苇。

夜半明月光,渔舟弄空水。

(0)

孟蜀官词二首·其一

池西别殿署凌波,杨柳风微月渐多。

珠箔卷来秋似水,填词惟教艳娘歌。

(0)

送叔度还闽

坐看诸客去,始信一官非。

道固忧将丧,时犹不任讥。

瘴烟歌站站,雨雪叹霏霏。

那得从商绮,西山赋采薇。

(0)

送翁晋东游

春风常在故人前,为折新花媚别筵。

恼杀当筵飞片片,可能吹到渡江船。

(0)

过林子丘茂之兄弟新居

虽然不出郭,幽僻似郊墟。

兄弟无余业,闭关好读书。

取山开北牖,留月广前除。

赖有曹评事,常过问索居。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