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影暗随篷影动,雁声遥与橹声齐。
几回待月停梅北,或只和烟系柳西。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登天(dēng tiān)的意思:指人或物上升至极高的地方或达到极高的境界。
放行(fàng xíng)的意思:放行指允许通过、放过,也可指放手让行。
湖海(hú hǎi)的意思:湖海指广阔的水域,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广阔、辽阔。
橹声(lǔ shēng)的意思:橹声指的是划船时橹桨拍打水面发出的声音,比喻行动或言语声势浩大,引起轰动。
任教(rèn jiào)的意思:担任教师职务
沈碧(shěn bì)的意思:形容水色清澈明亮。
收住(shōu zhù)的意思:停下来,控制住情绪或行动。
水光(shuǐ guāng)的意思:水的光辉,形容水面上的反射光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色彩。
这首诗描绘了船居生活中的独特景象与感受。首句“水光沈碧驾船时”,以“沈碧”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水面在阳光照耀下的深邃碧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疑是登天不用梯”一句,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就能达到高处。
“鱼影暗随篷影动,雁声遥与橹声齐”两句,通过鱼儿、大雁和船桨的声音,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暗示了船行的节奏与自然界的韵律相协调。鱼儿在水中游动,与船篷的影子一同摇曳,大雁的叫声与船桨划过水面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几回待月停梅北,或只和烟系柳西”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等待月升时的静谧场景,以及在烟雾缭绕中将船系于柳树旁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万里任教湖海阔,放行收住不曾迷”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自由探索与内心的坚定,无论湖海多么辽阔,都能自如地驾驭,既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对自我掌控能力的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船居生活中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吾今老矣。
好归来、了取青山活计。
甲子一周余半纪,谙尽人间物理。
婚嫁随缘,田舍粗给,知足生惭愧。
心田安逸,自然绰有余地。
还是初度来临,葛巾野服,不减貂蝉贵。
门外风波烟浪恶,我已收心无累。
弟劝兄酬,儿歌女舞,落得醺醺醉。
满堂一笑,大家百二十岁。
多情不在分明,绣窗日日花阴午。
依依云絮,溶溶香雪,觑他寻路。
一滴东风,怎生消得,翠苞红栩。
被疏钟敲断,流莺唤起,但长记、弓弯舞。
定是相思入骨,到如今、月痕同醉。
教人枉了,若还真个,匆匆如此。
全未惺松,缬纹生眼,胡床犹据。
算从前、总是无凭,待说与、如何寄。
凤楼倚倦。
正海棠睡足,锦香衾软。
似不似、雾阁云窗,拥绝妙灵君,霎时曾见。
屏里吴山,又依约、兽环半掩。
到教人觑了,非假非真,一种春怨。
游丝落花满院。
料当时、错怪杏梁归燕。
记得栩栩多情,似蝴蝶飞来,扑翻轻扇。
偷眼帘帷,早不见、画眉人面。
但凝红生半脸,枕痕一线。
一枝斜堕墙腰,向人颤袅如相媚。
是谁翦取,断云零玉,轻轻妆缀。
不是幽人,如何能到,水边沙际。
又匆匆过了,春风半面,尽长把、重门闭。
只管相思成梦,道无情、又关乡意。
苍苔半亩,如今已是,鹿胎田地。
甚欲追陪,却嫌花下,翠环解语。
待何时月转,幽房醉了,不教归去。
园林罢组织。
树树东风翠云滴。
草满旧家行迹。
是鼓舞得声声,晓莺如觅。
愁红半湿。
煞憔悴、墙根堪惜。
可念我,飘零如此,一地送岑寂。
龟石。
当年第一。
也似老、人间风日。
余葩选甚颜色。
羞捻江南,断肠词笔。
留春浑未得。
翻些入、啼鹃夜泣。
清江晚,绿杨归思,隔岸数峰出。
醉倚江楼,长空外、行云遥驻。
甚凄凉孤吹,含商引羽。
薄夜冷侵沙浦雁,老龙吟彻寒潭雨。
蓦凉飚、一阵卷潮来,惊飞去。
重欲听,知何处。
谁为我,胡床据。
谩寻寻觅觅,凝情如许。
旧日山阳空有恨,杏花明月今谁赋。
恐凭阑、人有爱梅心,空愁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