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蔡 駜 居 士 宋 /苏 辙 结 茅 汝 上 只 三 间 ,种 稻 城 西 仅 一 廛 。梅 老 外 生 诗 律 在 ,秀 公 弟 子 佛 心 传 。埋 盆 叠 石 常 幽 坐 ,留 客 开 樽 辄 醉 眠 。闻 道 邻 僧 乞 米 送 ,时 无 韩 子 定 谁 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佛心(fó xīn)的意思:指人心善良,慈悲为怀,像佛陀一样具有宽容和仁慈的心态。
韩子(hán zǐ)的意思:指一个人为了迎合上级或权贵,不顾原则、道义,甚至背离自己的本心而做出违背良知的事情。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开樽(kāi zūn)的意思:指打开酒坛,喝酒作乐。
老外(lǎo wài)的意思:指外国人。一般用来形容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称呼。
留客(liú kè)的意思:指待客人或留宾客住下来不走。比喻用好的条件和服务留住客人。
乞米(qǐ mǐ)的意思:指乞求米粮,形容贫困困顿。
诗律(shī lǜ)的意思:指诗歌的规律、法则。
外生(wài shēng)的意思:指外部产生,与内生相对。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心传(xīn chuán)的意思:心灵相通,心意相传
一廛(yī chán)的意思:形容规模庞大、数量众多。
- 注释
- 茅:茅草屋。
汝上:你居住的地方。
三间:三小间。
种稻:种植稻谷。
城西:城市的西部。
仅:仅仅。
廛:小屋。
梅老:年迈的梅树。
外生:外传的才情。
诗律:诗歌的韵律。
秀公:一位名叫秀公的人物。
弟子:门徒。
佛心:佛教的慈悲之心。
埋盆叠石:在石堆旁。
幽坐:静静地坐着。
开樽:打开酒坛。
辄醉眠:总是喝到醉倒。
邻僧:邻居的僧人。
乞米:讨要米粮。
韩子:可能指代一个友人或有影响力的人。
定:必定。
怜:怜悯。
- 翻译
- 你在山上盖了简陋的小屋只有三间,城西种稻的地方也仅有这点田地。
梅花树下,你的诗歌才华依然在,弟子们传承着秀公的佛学之心。
你常常坐在阴凉的石堆旁沉思,客人来访就开怀畅饮,甚至醉卧其中。
听说邻居僧人时常来讨米,如果没有韩子这样的朋友,又有谁能理解你的境遇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赠给居士蔡駜的作品,主要描绘了蔡駜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环境和其高尚的品格。首句“结茅汝上只三间”形象地写出蔡駜居住的茅屋简陋,仅有三间,可见其清贫;“种稻城西仅一廛”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农耕生活和住所的狭小。
诗中提到“梅老外生诗律在”,暗示蔡駜可能有深厚的诗歌修养,如同梅老(梅尧臣)一样,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传承;“秀公弟子佛心传”则表明他可能受到佛教影响,具有慈悲为怀的佛门弟子精神。
“埋盆叠石常幽坐”描绘了蔡駜闲适的隐居生活,常常静静地坐在叠石之间,享受孤独与宁静;“留客开樽辄醉眠”则展现出他的热情好客,与朋友畅饮时能忘却世俗烦恼,醉眠其中。
最后两句“闻道邻僧乞米送,时无韩子定谁怜”表达了诗人对蔡駜境遇的关心,邻居僧人时常送来米粮,如果像韩信那样落魄,恐怕无人怜悯。这既是对蔡駜的同情,也是对他坚韧品格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居士蔡駜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展现了宋代理想人格的一种典型,体现了苏辙对友人的敬佩和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