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临江访友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首句“金凤洲边路”,以“金凤”喻洲,既点明地点,又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次句“维舟重忆君”,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
接着,“江虚秋气入,沙净曙光分”,描绘了一幅清晨江面宁静、秋意渐浓的画面,秋气与曙光的对比,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而“沙净”与“曙光”的描绘,更是烘托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断雁前汀起,鸣钟隔岸闻”,这两句通过雁群的起落与远处寺庙的钟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空间感,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雁群的“断”字,既指雁群的分散,也暗含了诗人与友人相隔两地的无奈。
最后,“因过鉴池上,诗思乱愁云”,诗人经过鉴池时,思绪万千,仿佛连绵不绝的愁云都化作了诗思。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敏感性,也暗示了他在访友过程中,内心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末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独石口边城远望作
两山如龙翔,蜿蟺百余里。
长城亘其上,乱石相角犄。
巍巍帝王都,有成斯有毁。
何论穷荒地,千年泣残垒。
筑城声犹悲,垣堞已倾圮。
所嗟秦人愚,贾怨徒劳尔。
新城屹金汤,盛代车同轨。
筑不假民力,工费皆官庀。
宽仁高百王,汪泽唐虞比。
内外方一家,岂藉防奸宄。
庶以壮观瞻,威灵震远迩。
我登城上望,惊砂蔽天起。
云黯孤日黄,霜严百卉死。
一视但茫茫,峰峦势未已。
百夷争效顺,驼马纷填委。
河流荡山来,激迅齧城址。
入塞折复出,汇作白河水。
望洋趋巨壑,朝宗正如此。
关吏招我饮,潼乳亦甘美。
其长八十余,矍铄矜动履。
自诉征战劳,回首逾三纪。
曾逐八千卒,歼虏数倍蓰。
裹粮常不继,酸风射眸子。
疮痏犹在体,筋力嗟痹痿。
幸蒙浩荡恩,月支太仓米。
感此再三叹,上马仍徙倚。
时平壮士老,临风徒抚髀。
《登独石口边城远望作》【清·纪迈宜】两山如龙翔,蜿蟺百余里。长城亘其上,乱石相角犄。巍巍帝王都,有成斯有毁。何论穷荒地,千年泣残垒。筑城声犹悲,垣堞已倾圮。所嗟秦人愚,贾怨徒劳尔。新城屹金汤,盛代车同轨。筑不假民力,工费皆官庀。宽仁高百王,汪泽唐虞比。内外方一家,岂藉防奸宄。庶以壮观瞻,威灵震远迩。我登城上望,惊砂蔽天起。云黯孤日黄,霜严百卉死。一视但茫茫,峰峦势未已。百夷争效顺,驼马纷填委。河流荡山来,激迅齧城址。入塞折复出,汇作白河水。望洋趋巨壑,朝宗正如此。关吏招我饮,潼乳亦甘美。其长八十余,矍铄矜动履。自诉征战劳,回首逾三纪。曾逐八千卒,歼虏数倍蓰。裹粮常不继,酸风射眸子。疮痏犹在体,筋力嗟痹痿。幸蒙浩荡恩,月支太仓米。感此再三叹,上马仍徙倚。时平壮士老,临风徒抚髀。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6667c692a1ed288581.html
礼执客鄂城用和巨来韵见贻事牵未报汉阳舟次次韵寄答
离群剧调饥,晤言暂濡沫。
方快鄂城游,倏有潇湘别。
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
古风不可回,时颇笑迂阔。
长江撼坤浮,舲窗敝天豁。
晚月升虚无,夕霞烂披列。
低昂渔子舟,参差渡人筏。
顾我自夷犹,啸歌为谁发?
征夫出王城,九玩团团月。
人事俄是非,宦途遽得失。
夙怀经世心,讵可违前辙。
飞鸿向长沙,沙渚何当歇。
吾爱武昌山,迟君理布袜。
载收玉与珉,慧珠照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