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浩然阁》
《题浩然阁》全文
宋 / 周敦颐   形式: 五言律诗

刘侯戴武弁,政则心吾儒。

士茂先兴学,子贤勤读书

猷为莫不善才力盖有馀。

西北方求帅,浩然宁久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àorán
sòng / zhōudūn

liúhóudàibiànzhèngxīn

shìmàoxiānxīngxuéxiánqínshū

yóuwèishàncáigàiyǒu

西běifāngqiúshuàihàoránníngjiǔ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方(běi fāng)的意思:指北方的地区或方位。

不善(bù shàn)的意思:不擅长、不熟练、不善于某种技能或行为。

才力(cái lì)的意思:指才华和能力。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浩然(hào rán)的意思:形容气度宏伟,胸怀广阔,品德高尚。

莫不(mò bù)的意思:莫不是“没有不”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种情况例外。

武弁(wǔ biàn)的意思:指军队中勇猛善战的将领。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兴学(xīng xué)的意思:指促使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注释
刘侯:指刘姓的官员。
武弁:古代武官的头盔或礼帽。
政则:政治原则或政策。
吾儒:我们儒家的主张。
士茂:有才华的士人。
兴学:创办或推广教育。
子贤:贤能的儿子们。
勤读书:勤奋地学习。
猷为:谋略行为。
莫不善:没有不好的。
才力:才能和力量。
盖有馀:非常丰富,超过常人。
西北方:地理方位,可能象征边疆或某个地区。
帅:统帅。
浩然:正直、气概宏大。
宁久居:不愿意长久停留。
翻译
刘侯头戴武弁,政治上他像儒家学者。
他鼓励士人先兴办学校,儿子们勤奋好学。
他的谋略无一不佳,才能和力量超出常人。
他寻求西部北方的帅位,胸怀壮志,怎愿长久停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所作的《题浩然阁》。诗中赞扬了刘姓人物,他身着武弁,但内心却崇尚儒家仁政,显示出文武兼备的品质。他重视教育,鼓励士人勤奋学习,显示出良好的治理理念和卓越的才能。诗中提到刘侯被委以重任,寻求西北方的帅位,但他胸怀壮志,显然不愿长久停留于此,而是渴望有所作为。整首诗表达了对刘侯高尚人格和远大抱负的赞赏。

作者介绍
周敦颐

周敦颐
朝代:宋   字:茂叔   籍贯: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   生辰: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端州逢某使君赋赠

三江东作一江流,西水微茫汝欲愁。

使者龙荒虚岁月,先公马鬣未松楸。

身为乔木多连理,家与昆崙在上头。

努力当年开府业,二难声望满炎州。

(0)

南海庙作·其三

扶桑影逐海云过,蜃物春来变怪多。

日暖羊城来士女,月明龙户有笙歌。

家家水帝祠南海,岁岁天朝使暹罗。

汉将神灵铜鼓在,风吹音响满沧波。

(0)

南海庙作·其二

南越人祠尽祀融,章丘平处有行宫。

三江水到扶胥大,万里天归涨海空。

潮汐旧从狮口入,帆樯新与虎门通。

天留一岛苍茫外,可惜田横事不终。

(0)

石滩舟中眺望

东樵西望是南樵,四面芙蓉海上标。

蜃气春晴多作市,鸡声夜静始催潮。

离支十里云常暖,瀑布三秋雪不消。

红翠相迎过洞口,寻仙且系木兰桡。

(0)

喜族兄修古远归·其一

幽燕为客及秋还,门对鹅潭有故山。

黄发正愁诸从少,白衣犹得一人閒。

书成士女师鸾势,酒熟仙灵与玉颜。

自此乡园休更别,荆花一树日同攀。

(0)

灵山寺作

野寺何年辟翠微,松门隐映在烟霏。

声摇三峡双钟度,势截千峰一塔飞。

水长鱼花随电出,山寒兔子得霜肥。

鸣鸡夜半催潮上,渔父相将一棹归。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