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从征(cóng zhēng)的意思:指出征、出兵或参军打仗。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画船(huà chuán)的意思:比喻心中所想的事情已经完成或实现。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茫然(m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知所措。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清镜(qīng jìng)的意思:指心地纯洁,没有杂念。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乡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乡间的山岭,比喻故乡的山水景色或乡村的风景。
紫金(zǐ jīn)的意思:紫色和金色,形容非常珍贵和宝贵的东西。
望江南(wàng jiāng nán)的意思:指盼望着向南方的大江,表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 注释
- 从征:出征。
淮右:古代地区名,大致在今安徽南部。
身何远:路程遥远。
怅望:惆怅地望着。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眼欲穿:形容眼神极度渴望。
天入故乡山:天空倒映在故乡的山峦上。
云低:云层低垂。
旅帐:行军帐篷。
路三千:道路漫长,仿佛有三千里。
紫金草木:紫色的珍贵植物。
连森戟:密集排列的戟旗。
清镜:清澈如镜的水面。
渺画船:远处的画舫。
剑锋:剑尖。
虚用尽:空有锋芒却无处施展。
平芜:广阔的草地。
落日:傍晚的太阳。
思茫然:思绪迷茫。
- 翻译
- 远赴淮右征战路漫漫,心中惆怅遥望江南直到眼眸酸涩。
天空映照故乡山峦若隐若现,低垂的云朵下,帐篷之路绵延千里迢迢。
紫色的金草与密林般的戟旗相连,清澈如镜的水面映照着渺远的画舫。
只担心宝剑锋芒无处施展,夕阳下的荒原思绪纷飞,一片茫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远征途中的怀念之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从征淮右身何远,怅望江南眼欲穿"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心境,渴望能够透过遥远的距离看到心中所向往的地方。"天入故乡山几点,云低旅帐路三千"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增强了对家乡之美好与渺茫旅途之间的鲜明对比。
"紫金草木连森戟,清镜波涛渺画船"中的“紫金”可能指的是夕阳的余晖,与“清镜”的水面相映衬,营造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里的“森戟”和“渺画船”则增添了一种静谧而又稍显孤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只恐剑锋虚用尽,平芜落日思茫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无奈。"剑锋虚用尽"可能暗指战争的无果或是个人力量的有限,而"平芜落日思茫然"则表现出面对战乱和离别,诗人心中那种无法排解的茫茫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切抒发,展现了古代士人的忠诚、勇敢以及深沉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