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孟秋十六日于役天中与黄赞伯联辔有述二首.时虏氛方逼近畿·其二》
《孟秋十六日于役天中与黄赞伯联辔有述二首.时虏氛方逼近畿·其二》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诘戎不急文事岂虚求。

将与戈予客,兼同表饵谋。

因之观士报,终以太儒猷。

济济中原俊,谁忘普率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表饵(biǎo ěr)的意思:指故意装出某种样子以迷惑人。

不急(bù jí)的意思:不着急,不急躁,不急于做某事。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济济(jǐ jǐ)的意思:形容人多或事物众多,人才辈出。

诘戎(jié róng)的意思:指质问、追究战争的原因和责任。

普率(pǔ lǜ)的意思:广泛地宣传和普及,使人们都能了解和接受。

文事(wén shì)的意思:指文化事业、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事务。

以太(yǐ tài)的意思:以太指的是一种极其广阔的空间或范围。它表示某种事物或现象非常广泛、无边无际。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孟秋十六日于役天中与黄赞伯联辔有述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孟秋十六日,与黄赞伯一同出行时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士人责任的思考。

首句“诘戎非不急”,直接点明了当前边疆的危机不容忽视,暗示了敌人的威胁迫在眉睫。接着“文事岂虚求”则表明了作者对于文化教育、文治的重视,认为在国家危难之际,文事同样不可轻视,需要寻求文治之道来应对。

“将与戈予客,兼同表饵谋”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与黄赞伯共同商议对策的情景,既有军事策略的探讨,也有外交手段的考量,体现了两人合作解决国家危机的决心。

“因之观士报,终以太儒猷”则进一步强调了士人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责任和作用,通过观察士人的反应,最终要依靠儒家的智慧来指导行动,体现了儒家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最后,“济济中原俊,谁忘普率雠”表达了对中原英杰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挺身而出,共同抵御外侮,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全。整首诗情感饱满,既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对士人责任的深刻认识,是一首富有时代感和人文精神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和熊叔雅四咏·其三潭溪秋碧

秋空晚自明,孤烟澹难起。

适意一枝筇,时来对寒水。

(0)

打鱼歌

西溪观鱼仍开樽,鸣榔隐隐沈烟村。

吾人岂有竭泽意,澒洞四际鱼龙奔。

惊潜初见穿乱藻,亟遁转觉迷深源。

向非驱迫群党聚,罩䍡徒使波涛浑。

巨鳞足供数客饱,银刀琐碎不足论。

吁嗟神物未变化,暴骨砧机宁非冤。

江湖万里厌游泳,失地斗水能为恩。

临流解网意亦厚,诱以芳饵仍争吞。

因悲摇尾向数罟,岂异俯首縻华轩。

慨然投箸起太息,归思已逐冥鸿鶱。

(0)

登原仲茅亭

茅檐聊徙倚,落日见樵苏。

过雁飞何急,寒山远欲无。

剧谈容谩叟,逸兴慕潜夫。

寸禄甘华发,人生底事愚。

(0)

试弓

结束拟从戎,秋堂试宝弓。

角寒开拒手,弦劲响流空。

巧习穿杨技,神誇饮羽功。

挽强吾有待,狐兔莫争雄。

(0)

泊舟

莽莽荒茨岸,回回乱石滩。

雨寒收市早,风急泊舟难。

㝢县兵犹斗,乾坤网正宽。

慇勤嘱龙剑,莫久卧波澜。

(0)

李似表见访

石磴荆藩隐薜萝,岂知迢递枉鸣珂。

交游奈久如君少,邂逅成欢此夕多。

千斛敢求身后传,一樽聊和饮中歌。

云鹏欲举那留得,南浦伤心又绿波。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